有些字号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那些技艺早已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01石家庄稻香村(和记)
石家庄稻香村创建于1925年,迄今已有99年的历史,创始人是北京王府井稻香村的主管业务人员河北安新县人刘和甫。石家庄稻香村曾有宏记、福记、和记之分。宏记稻香村,沿袭北京稻香村的经营品种和经营方法,以前店后厂的形式,自产自销。以南味食品为主,例如金华火腿、南京板鸭、河南风鸡、广东香肠、湘莲、元肉、香榧、曲米、萸米仁……还经营名酒罐头等。
1927年又成立和记稻香村,依旧以南点产品为主。包含常见南点,腰子酥、杏仁酥、蛋黄酥、棋子酥、金钱饼、双麻饼、单麻饼等。以及苏式八件、桂花味蛋糕、虎皮蛋糕、喇麻糕、芝麻反饼、花生反饼、什锦反饼等。而另一方面宏记稻香村,逐渐没落,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02马连升驴肉(马氏驴肉)
邯郸马连升驴肉的前身为创建于同治年间的马氏驴肉,迄今已逾百年时光。据说1901年慈禧西逃后回京,途经广平府品尝马氏驴肉后,敕令为贡品,从此马氏驴肉在直隶乃至京城声名远播。如今经历了五代传承,依旧备受喜爱,先后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燕赵老字号名录。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驴肉自古在河北地区的饮食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传统的驴肉制作技艺更是事关当地饮食文化的传承。“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这句俗语里不难看出河北人对驴肉的赞美和喜爱。马连升驴肉香肠,传承古法制作工艺,选料严格,选取散养驴肉,按照祖传秘方搭配十余味中药和调味料,再加上百年老汤的加持,口味纯正,香气四溢,是当地广受青睐的老字号之一。
03目友老店
邯郸广府古城的目友老店创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被选入燕赵老字号名录。店里制作的广府酥鱼历经七十多年的时光,从店内的招牌发展为当地的特色名吃代表之一。广府酥鱼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府酥鱼的诞生时间远比目友老店悠久,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其诞生与广府盛产鲫鱼相关,当时的人们因地制宜,利用身边最常见的食材创造了这份美味。
广府酥鱼以色泽黄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腻而著称。制作广府酥鱼要具备三个条件:特产砂锅、料窨工艺和核心配方。制作时更是十分讲究,需要选取新鲜鲫鱼,用秘制调料腌制后,先大火油炸,再转特产砂锅文火慢炖八到十个小时。直至汤尽入味、骨酥肉嫩,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