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正定县东郊有一个村子叫诸福屯,是明末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故里。其曾祖梁梦龙(?—1591年),字乾吉,号鸣泉,明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为官颇享清名,人称“梁阁老”。崇祯末,追谥“贞敏”。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棠村、蕉林,别号苍岩子,斋号秋碧堂,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明妃出塞图》宋 宫素然,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
梁清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他的藏品多为稀世之珍。若以收藏质量而论,梁清标可居历代收藏家之首。清高宗《实录》中说“蕉林书屋”“蓄古书数十万卷”,号称藏书七万卷的著名宁波“天一阁”,藏书不过是“蕉林书屋”的零头。
“蕉林书屋”还曾藏有极其珍贵的名贵字画。其中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唐寅的《云山图》、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孙位的《高逸图》、顾痃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
《明妃出塞图》局部1
名帖有东晋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张金介奴本),唐诗仙李白的《上阳台》,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等,自晋、唐、五代至两宋、元、明的名家墨迹,在这里均可找到。康熙、乾隆多次到正定,在拜佛之余顺带赏宝。在梁清标去世后,其一生潜心搜集的藏品流失殆尽。现在国内外的博物馆中,涉及古代书画藏品的,几乎都有梁氏“蕉林书屋”的旧藏。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南宋女画家宫素然所画《明妃出塞图》钤有印章“棠村”、“蕉林书屋”、“蕉 林居士”、“蕉林梁氏书画之印”,可见为其旧藏。《明妃出塞图》已于清咸、同间流入日本,为京都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
《明妃出塞图》局部2
梁清标算得上是明末清初最土豪的书画收藏家了,官也是做到一品之高,但在历史面前总觉得他是个“无用之人”。无经世致用之才,亦无匡正时弊之勇。朝代的更迭变幻又将他推到政治的第一线,作为骨子里都能透出文人气的他却又数度担任武职,只能无奈地笑叹一声悲剧。历史开的玩笑总会设定好让人接受的结局,尴尬的政治遭遇一定程度上也成全了他清代最大的书画鉴藏家的身份。清点其履历,可也算得上传奇到艺术的人生。
梁清标,河北正定名门显贵之后,其曾祖为明嘉靖癸丑进士梁梦龙。梁梦龙万历年间官至蓟辽总督,曾是抗倭将领戚继光的上司。梁清标显然对这位叱咤风云的曾祖崇拜有加,他有一方很早就使用的收藏章“赐麟堂”用的就是他这位曾祖的堂号。其后他的几位叔祖大都在朝为官,精诗文,喜书画古器。梁清标顺理成章地是位翩翩佳公子,荣宠一身,家学深厚。事实上,梁清标在23岁之前也正如此意气风发。
《明妃出塞图》局部3
1643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可谓年少得志。不料,翌年,明亡。时势不一定造就英雄,但能让人更本能地选择生存下去。随后梁在李自成政权担任了一个多月的官职,这是他的第一次“叛变”。清军占领北京后,梁向清政府投降,被官复原职任用,授予翰林院庶吉士。那一年梁清标24岁,先后成为叛臣和亡国的贰臣。年少的这种经历对其心理定然会埋下阴影。这从其24岁的一方收藏章“净心抱冰雪”可见一斑。
生活总还是在继续下去,不好,也没太坏。梁在仕途上也算顺利,1653年3次升迁。随之,梁的人生悲剧在于放错了位置。1659年夏,顺治皇帝下诏选定11位亲征大臣征讨郑成功,其中梁清标榜上有名。此时作为兵部尚书的梁清标充分显示了文人文弱的一面,用兵优柔寡断,政治态度暧昧不清,魄力远不如其高祖梁梦龙。
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最后,御驾随征未成,被御史弹劾,官降三级,这是梁清标人生中重大的一次政治坎坷。顺治帝出于懂得与信任并未对其苛责,令其奉旨留任。两年后顺治皇帝去世之际,仍然下诏其“恩荫一子入监读书”,并改任他为“充殿试读卷官”一文职要员职位。
跟上司关系铁不铁要看在最危难的时候他对待你的底线是什么,显然梁清标在这方面的情商是很高的。梁清标与顺治、康熙“两任老板”都保持着师友关系。经常给康熙讲课之余,被皇帝留下吃饭,这种情谊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换个角度想想,梁清标的才识学养一定程度上对康熙皇帝的精神构造出了一把力。以至后来梁清标在其婿受贿案中被康熙官降五级,仍留身边效力,可见其受荣宠之深。
展子虔《游春图》长卷,绢本,横80.5厘米,设色纵43厘米
一直到其逝世前的两年,康熙帝将其升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奉旨“监修国史、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总裁官”。但也在同年受到张汧贪污案牵连,再次被康熙皇帝降三级留任。两年后,梁患脾泻去世。死后一再包容他的皇帝并未赐封“谥号”,像没有做过官的处士一样。个中隐晦估计两人心中都是清楚的,梁清标接近半个世纪的宦海生涯皆是有惊无险,皇帝或是持着一份旧情或是因着一份懂得的欣赏对他数度开绿灯。皇帝在其活着时候透支了对他的感情,死后也就一了百了。
《步辇图》,唐,阎立本,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
贼与盗的区别在于盗亦有道,梁清标深谙生存之道,但他并不止于此。除了有钱和显赫的地位之外,他廓落的气度与稳健内敛的性格直接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地位。正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从这一方面讲,梁清标显然担当得起好礼贤达之人。那么他巨大的朋友圈和同事圈能为他富可敌国的书画收藏奠定人脉基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唐寅《云山图》
作为名门之后,梁清标才学气度自然不凡。《正定县志》:“生而颖异,读书目数行俱下,搦管成文,飙发泉涌。”可见,其年少时就已经有不凡的表现了。才气早发历史上亦有“江郎才尽”的悲剧,有度才能成其大。
梁清标的气度还是颇令人动容的,从其对自己的夫人的评述能见一斑“吾妻根器不凡,生而颖异,虽禀女子之柔德,实具丈夫之英气,而且笔墨时拈,知书识字,居恒恨不为男儿,大试其才。”作为一时的文化领袖能识才、容才是很重要的。清点梁清标的交友圈,有一流的官宦文人、大收藏家、画家、一线书画商人、装裱师、画家、门徒学生……其中大部分都是活跃在官场、书画界的翘楚。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绘,绢本,设色,纵40.3cm,横70.5cm
梁清标曾引领清初词林数十年之久,诗词酬唱是当时他们宴集的主要项目。真正称得上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正如时人所誉:“一时名贤士大夫皆游其门,每退直日抱芸编,黄阁青灯,互相酬唱,收藏金石文字、书画、鼎彝之属甲海内,领袖词林数十年。”
在他的诗集中提到的与其有过诗词唱和的官宦就多达275人之多,其中的官员绝少七品以下,大多是中过榜的一流才子。梁清标以其接地气的人格魅力凝聚了清初最牛的一批人。而且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有书画收藏,也引起当时书画赏鉴的风气。正如诗词酬唱一样,书画收藏赏鉴也成为当时文化潮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逸图》唐 孙位 绢本设色 纵45.2厘米 横为168.7厘米
做官无大成,文化圈混得风生水起,雅能雅到高处,豪能豪出手笔,他把职场上缺乏的兵气俨然用到了生活当中,聚财。现在有句俗话说“有钱就是任性”,只看梁清标收藏的书画就知道他任性到了何种程度。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刘金库所辑《棠村辑佚目录》,辑佚出梁清标617件藏品,84%是晋唐宋元时期的作品,明清的只有96件。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后来流入清内府,编入《石渠宝笈》的147件梁清标的藏品皆列上等,由此见其藏品之精。这些藏品根据当时书画市场的价格保守估算了一下总值,竟超过30万两雪花银。就算按照梁清标年薪从一品官的年收入254两白银计算,不计其革职罢官罚俸的收入,从官47年他的薪金才是11938两白银。算完很多人会跳起来,吓得。那剩下的28万多银子哪来的。
《平复帖》晋 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8cm,横20.5cm
出身豪门的梁清标自然会有家产,名副其实的“土豪”,他有很多地。在梁《秋忆赵郡风物成杂咏三十首》之七中:“城东别墅辋川图,手种垂杨一万株。”可见其不是一般的“土豪”,豪到“稻田千顷”、“手种垂杨一万株”。尽管他地大,但我们也要清楚书画只是他家财的一小部分。如此不仅仅是有地就能支撑如此大的家业。
王羲之兰亭序,这卷《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据说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
前面颇费功夫地讲其宦海坎坷沉浮,不难发现他几次比较大的政治之灾都与贪腐有关。好在其情商甚高,性格稳健不张扬,不至遭灭身之祸。正如梁教授门徒学生:“家法醇谨,虽步履折旋进退,必合规矩。自理学经济诸书外,稗官野史,都不令浏览,然必使涉猎诗词,曰:所以发其兴观群怨,俾识古之美人香草,皆有所寄托也。”在现世的生活中其必也如此为人师表。富而守礼,也算是一时贤人,亦能避祸。
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上阳台帖》
梁清标恰是应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一生嗜书成癖,爱画成痴。每日于古人翰墨中陶养性情,管他窗外兵戈还是铁马。从大处说,他能在末世新朝周全如此多的古籍书画,并让他们在文化的生发过程中起到作用,最后让他们归于安全处,使得文脉延续;从小了讲,能“一几一砚,下帘匡坐,四方以屏障”,亦是其一生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