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丛台,为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所建,距今已有两干多年历史。它是赵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是邯郸故城的象征,赵都历史的见证!
武灵丛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中华大街西侧的丛台公园中心处,为园内的主体建筑,是赵邯郸故城中的一组重要建筑群,亦是邯郸古城的象征。根据其出土文物考证,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前325年—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赵武灵王即位后,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位于战国“七雄”之列。当时操练的场所,便是在武灵丛台。丛台之名始见于《汉书》记载“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史载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当时名扬列国丛台在两于多年漫长的岁月里,虽经历代修缮和改建,仍保留着古代亭台的独特风格。
丛台占地3500平方米,高27米,由青砖包砌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南北各开一门,进南门沿台阶拾阶而上,可达台的中层,中层台面有武灵馆、回谰亭等建筑。由回谰亭往东进门楼,顺台阶环绕而上,可达丛台的上层,上层台面为圆形,建有据胜亭,面积100平方米,高13米,为四角攒尖重檐,亭角微翘,丛台的四周遍布花草。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较之原建筑有了很大的变化,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是赵都历史的见证。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所见的丛台为清朝同治年间修建,以后又重修应该是邯郸市中心点。
史载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等。因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当时名扬列国。现台上存有武灵旧馆、洄澜亭、据胜亭及许多历代名人碑刻。
汉光武刘秀在更始帝刘玄驾前为逍遥王时,曾带天巡守巡视河北,到了邯郸,小枪王刘凌曾邀请刘秀去丛台赴宴,结果刘秀遭小枪王暗算,幸亏刘秀身边云台大将护驾,这才逃过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