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旧居和定州署衙

  • 2025-07-05 17:58:00
  • 河北旅游

晏阳初旧居位于定州东大街,是晏阳初先生在定县做平民教育实验时的住所。说实话原本完全不知道晏阳初是谁,看了这里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他那么有名,适合陶行知起名的“南陶北晏”中的那个“晏”。

早在1984年这里就已经被当地政府认定为文保单位,2006年5月,晏阳初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进门先是晏阳初先生的生平简介,看了之后发现他和陶行知还真是很有共同点,都是留洋学习后回来报效祖国,都把毕生精力投身于平民教育事业。

晏阳初旧居布局为四合院式民宅,建筑形式为布瓦硬山式,屋顶起脊铺瓦,承重部位为四梁八柱构造,系典型北方风格的民居。影壁是北方四合院的必备之项,这座砖雕影壁样式朴素,但是居中的莲花和晏阳初的人品很配。

原有东、西、南及西跨院四个院子,现仅存西院房屋。晏阳初在定州进行农业教育、农民研究、农村调查等工作达10年之久,一部分文史资料保存在旧居。

这一时期他致力于改善农民的教育、卫生、生产、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定县的旧居成为了他这一系列实验的物理载体,见证了他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影响了当地的教育体系和农村社区。

他提出了“四大教育”(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和“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的概念,旨在全面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生活技能、健康状况和公民意识。

通过在定县实施的“定县实验”,晏阳初和他的团队不仅在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推动了乡村建设、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这个实验被视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在他的教育实验中,他不止探索如何教人知识,还组织了一系列社会团体和机构,如平民教育促进会和平民教育总会,这些组织在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团体不仅在定县发挥作用,后来还扩展到了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海外。此外,他还参与了学术研究和写作,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平民教育、社会改造和农村发展的著作,所以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晏阳初旧居旁边是大名鼎鼎的县级博物馆天花板——定州博物馆,后侧是定州四景之一的开元寺塔,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地方。街对面则是定州署衙和贡院,这里说下署衙。

定州署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是古代中国官署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据记载,定州在唐代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或州。唐朝时期,定州署衙可能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核心,处理政务、司法事务以及地方事务。

历史上定州署衙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缮,尤其是在宋代和明清两代,它的规模和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建筑的物理扩张上,也包括了内部机构设置、办公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

但现在所见的建筑并不是古建筑,因为1972年,衙署所有建筑被拆毁,建了定州中学。2015年定州政府根据恢复古城的规划又将中学迁出,在原址重建署衙。换句话说这是当地为开发旅游重建的游览区。看导览图会发现署衙规模非常大,按照前府后宅的格局建造,里面甚至有一座关帝庙。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投资应该是巨大的,搞旅游经济的决心和野心都不可为不大。

但是这种新建的仿古建筑终归是假的古建筑,能体现的历史内涵极为有限,对游客的新引力也明显不够。既然旧的已经拆了,何必再建个假的充场面?

古建筑之所以好看很大原因就是建筑本身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每一座都是独特的,它所代表的意义是有历史厚度的。但是现在各地都有重建的古寺、古城、古这古那的,不说千篇一律吧,至少是大同小异,感觉见过好几处差不多一样的大堂了。

外形差不多,内里布置也差异不大,或者说基本都是清代公堂格局。这种千篇一律的人造景观真是难以有什么长久的吸引力,这么一大片建筑,游客基本都是转转就出去了,根本留不下什么印象,也创造不了什么效益。

二堂是知州预审案件、审理民事案件或在大堂审案时退思、小憩的场所。但那老大的油漆味,估计知州也在里面待不住。

玉壶堂是知州燕居憩息之所,既为内宅的一部分,也是知州日常办公、商议机密事务和接见上、下级官员的地方,又叫三堂,也叫“上方”。所谓“上方”,通常是官员眷属生活起居的地方,定州署三堂之后又有知州宅,可称的上是名副穿实的“上房”了,但上房里的陈设简陋了些。

这座聚胜楼是州府的门客、文人赏景、题诗、会友的地方,原建筑是明万历十三年(1615年)知州宋子志自捐木石于玉壶堂后建造,翌年(1616)他还特意写了一篇《聚胜楼记》纪念此事。但现在的建筑新得闪亮光,实在没法有代入感。

关帝庙里正在施工,关爷爷当初从山西解州到河北,第一个站脚的地方就是定州。这里和关爷爷算是有渊源的,不过还是不知道原本的定州署衙是不是也有一座关帝庙。

总体说,这座投资估计得上亿的定州署衙观感很普通,古建筑其实没必要非要重建,建也建不出那个味道,和隔壁的贡院一比高下立判,感觉没什么吸引力。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