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首个“抗日模范村”抗战传奇

  • 2025-07-24 15:49:00
  • 新京报

在北京西南部,蜿蜒而行的拒马河从房山区十渡镇穿境而过。一个叫马安村的小山村,曾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独特的注脚。

1941年,房涞涿联合县政府授予马安村“抗日模范村”称号;1951年,中央访问团又为马安村带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的锦旗,肯定马安村在抗战时期的贡献。这两面锦旗,被村民们珍藏至今,成为村史馆的镇馆之宝。锦旗背后凝聚着马安村人民英勇抗日的悲壮与荣光。 新京报记者 陈璐

一面锦旗颁给平西首个抗日模范村

近几年,随着马安村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走进这座小山村,一段藏在深山中的抗战传奇被再次传唱。

1938年,马安村成立党支部,该村成为平西地区中建立支部较早的村庄之一。村史馆讲解员张桂爱介绍,马安村地处房山区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是连接平西根据地与边区的重要节点,地形易守难攻。

1940年到1941年期间,房山区马安村在反“扫荡”斗争中经历了多次重要战斗。1940年秋天,侵华日军分成十二路对平西地区进行大扫荡,其中一路向十渡、马安一带奔袭,设在马安村的房良县政府不得不与大部队一起转移。

“当时,八路军还有十万余斤储备粮食、一批重要文件以及40多名伤员无法转移。于是,隐藏物资、保护伤员的任务就落到了马安村党支部和乡亲们身上。”张桂爱介绍,村民们在党支部领导下,将粮食和重要文件隐藏起来,又及时把40多名伤病员转移到山上。1941年,为表彰马安村在反“扫荡”中的英勇表现,房涞涿联合县政府将绣着“抗日模范村”的锦旗授予马安村,使其成为平西第一个抗日模范村,并确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核心区的地位。

两枚手榴弹壳见证南岭阻击战

除了这面锦旗,马安村村史馆内还保存着不少抗战时期的老物件,摆在展台里的两枚手榴弹壳,就见证了南岭阻击战的发生。

2019年、2020年,在马安村南岭阻击战遗址附近,村民先后发现两枚手榴弹壳。马安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山说:“听说挖出了手榴弹,我就赶到了现场,还立刻请教了专家。”手榴弹壳的发现,再次掀开了小山村的红色历史。

1940年10月,日军沿拒马河扫荡抗日根据地,向马安村进犯。为掩护房良联合县委、县政府机关、部队伤病员和百姓转移,驻扎在马安村的八路军某部派出一排战士到南岭阻击日伪军。战士们以山崖、大石头、土坎为掩护,与敌人展开激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因汉奸出卖,日军从背后包抄,战士们腹背受敌,殊死战斗,直至全部壮烈牺牲。如今,锈迹斑斑的手榴弹壳被保存下来,诉说着那段英勇的抗战经历。

“这两枚手榴弹壳也更加确定了南岭阻击战在马安村发生。”王有山介绍,除了南岭阻击战遗址,马安村还对房良联合县政府驻地、康儿岭战斗遗址等十余处抗战遗址进行了保护重修,成为马安村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

六名战士跳崖 重现狼牙山壮举

被写进教科书的“狼牙山五壮士”,人们耳熟能详。在马安村老帽山上,也有着类似的故事。1943年,日伪军3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和数门迫击炮,从霞云岭向十渡进犯,企图袭击房涞涿联合县委、县政府及部队指挥机关。当时,日伪军的马队已逼近马安村,房涞涿联合县县长郝绍尧立即组织县政府人员撤到西边山沟里,另外派出一个排战士在老帽山下一座俯临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敌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撤离。

老帽山是一座险峻的山峰,位于公路西侧。当天,战士们隐蔽在老帽山的树林、灌木丛中和巨石旁,发现日伪军正沿着山谷小溪向马安村方向袭来。当敌人闯入伏击圈时,战士们突然开火,初战告捷。

而后,敌人组织火力以轻重机枪掩护,再次强行扑向了山口。八路军战士便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占据山头和山腰间的悬崖,再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仗着人多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敌人又重新集中火力,轮番进攻。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八路军战士完成预定的阻击任务准备撤离阵地时,不料,背后响起了枪声,战士们腹背受敌。最终,经过一番激战,大部分战士撤离阵地,但是负责掩护撤退的六名战士,却处于更加险恶的境地中。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六名战士一步步走到山崖边,义无反顾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1940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十渡地区成为八路军的大后方,日军经常自张坊到十渡扫荡,光马安村就曾被日军火烧了三次。但马安村人上下一心,坚持抗战。马安村村史馆里收藏的旧棉衣、布鞋等老物件,都是军民一心的见证。

1951年,中央访问团带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来到马安村。王有山说:“这面锦旗对马安村而言是又一个激励和肯定,很振奋人心。”

以“红”带“绿”马安村走上振兴发展新路径

盛夏时节,马安村山峦披绿、溪水潺潺。马安村红色文化广场,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不远处的精品民宿区里,时不时传来游客们的欢声笑语。王有山介绍,这座以“平西抗日根据地”闻名的山村,正以“红绿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四区两中心一基地”的空间布局,走出一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王有山介绍,在传承红色文化基础上,马安村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以“红”带“绿”,以“绿”托“红”,以“四区两中心一基地”为空间布局,发展党性教育、主题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绿色餐饮、高端民宿等相结合的振兴模式。王有山说:“马安村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平西古寨、红色马安’红色教育旅游景区。”

其中,“四区”即红色文化瞻仰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圣泉湿地观赏区、精品民宿区。近年来,马安村积极推动村庄红色遗址修复,投入超千万元。为传承红色基因,马安村积极规划了红色教育拓展线路,通过建红园、画墙绘、谱红歌、编村志等一系列措施延伸马安红色文化。马安村积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马安村村史馆内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马安村的红色讲解员们为研学团队和游客还原了马安村在抗战时期的英勇场景和动人故事。

此外,马安村还打造了红色文创产品展示中心、平西抗战文化传承中心。在平西抗战文化传承中心,全息投影重现1942年“马安战斗”场景,AR导览系统扫描遗址获取历史影像,马安村利用数字技术让历史“活”起来。如今,平西抗战文化传承中心年接待量已突破5万人次。

以红色文创、主题采摘、农事体验、科技产品、绿色餐饮和精品民宿为增收渠道,马安村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这片青山绿水间,马安村的“红绿交响曲”仍在续写。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