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延边味道

  • 2025-08-04 10:09:00
  • BRTV味道掌门

北京北三环边上有家雪松宾馆吉人缘餐厅,味道掌门叫冯继峰。吉人缘餐厅是吉林省驻京办餐厅,冯继峰就是地道的吉林人。每天早上他都在后厨打鸡蛋清,这是在为吉林传统老菜雪衣豆沙做准备。这道菜在北京非常少见,高峰期,每天冯继峰要做一千多个,右臂还落下了肌肉损伤的毛病。

【镇店之宝 雪衣豆沙】

雪衣豆沙,是吉林传统老菜,外形有点像大号的炸汤圆,但实际是蛋清糊裹住豆沙球,炸制而成的。它外层蓬松如棉絮,入口瞬间如咬破一层薄纱,中间贴近豆沙的部分是一层半透明乳胶质的薄膜,略带韧劲,内芯儿则是绵软中略带颗粒感的香甜豆沙。这道菜历史悠久,一种说法是,嘉庆帝请御厨为退位的乾隆所制,后传入民间。还一种说法是清代一位秀才,为病中的母亲制作,之后母亲病愈,秀才高中,此菜流传。

雪衣豆沙是很有难度的一道菜,非常考验厨师的功底,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耐心,曾经一度是吉林省考特一级厨师时候的规定动作。正是因为工艺繁琐,耗时费力,冯继峰来北京之前,北京的东北菜馆都没有这道菜。他在店里听到不少老乡们对雪衣豆沙的怀念,便决定要在吉人缘餐厅,做出最传统的雪衣豆沙。所谓最传统的做法,就是纯手工,凭手劲和眼力,一点点把空气“打”进去。蛋清不是光打起来就行,还得“带点劲儿”。为了让外皮达到薄中带点Q弹的效果,冯继峰会往里加三种粉,面粉、玉米淀粉和生粉。这样才能让蛋清裹在豆沙球外面,还保持形状。

雪衣豆沙成型,靠的是厨师的油炸功夫,炸雪衣豆沙,冯继峰使用的是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的大豆油,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品质纯正,营养健康。

炸好的雪衣豆沙,圆润饱满,淡黄无焦,绵软中带着丝丝弹滑,豆沙香甜绵密,尽显吉林老菜的真功夫。雪衣豆沙在北京的出现,让很多吉林老乡在吉人缘餐厅找回了儿时的味道,为餐厅带来了超高人气,按照这个思路,这些年,冯继峰始终没有停下复原吉林老菜的脚步,在吉人缘餐厅,能喝到传统的延边参鸡汤。

【伏天进补传统参鸡汤】

当地讲究伏天喝参鸡汤,出汗排毒,同时进补。冯继峰特意选了一斤半左右的小鸡,肚子里边放糯米枣、人参、枸杞、葱、姜、蒜。塞料也很有讲究,先放糯米,再放林下参和红枣,再放糯米,这样,鸡肉与参的味道,可以被糯米均匀吸收。为了让汤浓味美,冯继峰用老母鸡单熬底汤,小鸡是鲜嫩担当。这一锅参鸡汤,汤色温润不混、清而不寡,人参清香、鸡汤浓鲜、糯米微甜,在口中层层展开,这便是来自延边的经典味道。

【一位吉林厨师长的京城二十二年】

冯继峰今年52岁,他1992年开始学厨,当时那家三星级宾馆,是吉林最好的宾馆,冯继峰是个“脸皮薄”的人,当学徒的时候,很用心也很刻苦,他进步很快,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开始上灶炒菜了。2003年,经人推荐,他来到北京雪松宾馆吉人缘餐厅任职。冯继峰在工作中发现,作为吉林省驻京办餐厅,来吃饭的很多都是常年在北京工作的老吉林人,他们都希望能在这里,找到小时候的味道。于是原本重视创新的他,越来越喜欢学习传统的老手艺,希望自己成为守护、传承老手艺的人。

来北京22年,冯继峰过的是家和餐厅两点一线的日子,外人看起来有些枯燥,但是他觉得很充实。以前追求把餐厅的人气做旺,如今人气高了,他希望是能培养出更多,会做吉林老菜的接班人。店里的小学徒,冯继峰都是手把手地教,不管小朋友们未来如何做选择,冯继峰都会认真地、坚持地教,他相信,总有会年轻人,愿意把吉林老菜的技法传承下去。

雪松宾馆·吉人缘餐厅(马甸桥店)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马甸南路2号院3号楼雪松宾馆内(马甸桥西北角)

  • 编辑:陈玉坤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