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县
尚义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交界地带,西南与山西天镇接壤,西、北与内蒙古兴和、商都交界。气候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全县分坝上属草原风貌和坝下属丘陵浅山区两种地貌单元,坝上面积约占全县2/3。尚义县平均海拔1400米,全年日照时数2789.3小时,年均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年平均风速达3.2m/s以上;境内主要有东洋河、鸳鸯河等24条,总流境长度490.6千米,拥有国家4A级大青山国际旅游风景区、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石人背地质公园等自然旅游景区。尚义县自古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猎文化和中原农耕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走廊地带,是红山文化、长城文化、游牧文化的交汇地。
张北县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处于京冀晋蒙的中心节点,距首都北京225公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贸四通八达之埠,俗有“坝上重镇”之称。张北的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云的故乡、草的海洋;境内地形呈高原丘陵景观,是离京津地区最近的高原地区;夏天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张北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六代长城”经由县境,被称为解开“长城之谜”的地方。元武宗海山建元中都于张北,留下了“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恢弘沧桑的过去。闻名世界的“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贯穿县境,见证了蒙汉互市、民族融合的历史变迁。张北先后被评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县,入选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张北连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县建成旅游景点、景区23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9处,成功打造了中都草原、草原音乐节和草原天路三大旅游名片,文化馆、图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是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草原天路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中都草原,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境内,中都是元代与大都(北京)、上都(开平)齐名的三都之一,是皇室宗族巡幸避暑胜地。中都原始草原纯美、壮阔、凉爽,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草原,也是距北京最近(250公里)、纬度最低的原始天然草原。
草原天路,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区的交界处,西起尚义县城南侧的大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至崇礼县桦皮岭处(后向沽源县延伸),是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张北草原风景区、白龙洞风景区、大青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大陆十大最美公路之一。
康保县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冀蒙结合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属阴山穹折带,俗称“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450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北部、东部为丘陵区,南部为波状平原区。康保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夏季凉爽,雨热同期,光照资源属全国二类地区,是河北省风资源最好、光照时间最长的县。在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北部沿蒙边界形成了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综合开发区,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康保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属辽金满蒙民族游牧之地,形成了“马背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民俗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康保二人台”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康保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康保天蓝、地绿、水净、气爽,是旅游度假、避暑纳凉、休闲养老的理想之地。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名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主要繁殖地,是河北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康保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康保县县城南缘,四面环山。康巴诺尔,蒙语意即美丽的湖泊,康保县名取其谐音而成。康巴诺尔湖内有一泉眼,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无明显汛期,湖水域广阔,清澈见底,周遭百花争艳,湖面上鹅翔雁凫。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是遗鸥之乡,康保被评为“中国遗鸥之乡”。
沽源县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依承德市,南临北京市,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沽源曾是北魏御夷镇,也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圣地。境内有小宏城遗址、九连城城址、梳妆楼元墓、张库古商道、历代长城等多处历史文化古迹。小宏城遗址、九连城城址和梳妆楼元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沽源生态系统完好,是滦河、黑河、白河的发源地,拥有闪电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功能区。沽源以碧水、蓝天、白云、草原等雄浑秀美的大漠景观为特色,重点旅游区有天鹅湖、冰山梁游览区、五花草甸风景区等十余处,景色各异,风光无限,像镶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缘金莲川之上的璀灿明珠。
滦河神韵风景区,位于沽源县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是一处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湿地草原观赏体验区。滦河神韵源头闪电河蜿蜒流转、九曲十八弯,因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韵之笔而得名。其湿地类型、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在草原湿地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景区内千回百转的闪电河犹如一条飘逸的银色丝带,镶嵌在广袤辽阔的草原上,绘就了一幅卓尔不群的美丽画卷;建于新石器时代的祭坛和辽金元时代的点将台,承载着一段段物事更迭的历史印记,辉映着华夏文明。夏日炎炎,置身其中,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是休闲度假、避暑纳凉、怡情养性、摄影采风的绝佳胜地。在这里可以感知、享受湿地带来的美妙体验。
察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坝上高原,地处华北农牧交错带的中东段,是坝上地区东出西联北接的重要枢纽。这里前身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国营察北牧场,先后隶属国家农业部、河北省农垦局,是历史上著名的国家“三号军马场”,受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影响,一直保留着半农半牧的发展形式。察北管理区平均海拔1450米,年均气温2.9℃,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土地资源和新能源储量丰富,农牧资源得天独厚,是优质牧草生长和马铃薯种植、奶牛养殖、农产品加工的国际黄金地带,是“国家级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农机标准化示范基地”。
塞北管理区
塞北管理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最北部,属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西、北与内蒙古相毗,东与承德相邻,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和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塞北管理区前身是河北省国营沽源牧场,始建于1955年,先后隶属国家农业部、河北省农垦局,2003年正式改制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同时挂张家口市高效畜牧业示范区牌子。近年来,该区先后获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省级乳业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名单;2020年黄土湾草原公园被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2024年该区荣获“中国生态马铃薯(土豆)之都”称号。塞北管理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建设2个万亩草原公园;探索工业企业科普游,建成蒙牛塞北乳业国家3A级工业景区;打造草原特色赛事游,开展“全国航模比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