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缦胡同
场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烂缦胡同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免费
场馆福利:拍照打卡
附近景点:法源寺、谭嗣同故居、京报馆
公共交通:公交蔡市口站;地铁菜市口站
免费讲解:无
行程建议:烂缦胡同→南半截胡同→大吉巷
游览时长:2小时
01简介
烂缦胡同,原名“烂面胡同”,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的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胡同,长约300余米。
烂缦胡同始建于明代,甚至更早。原名"烂面胡同",因沟渠常年堆积烂泥得名。光绪末年名字已经雅化为烂缦胡同了,据说名字来自于《卿云歌》中“卿云烂兮,糺(jiū)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烂缦胡同所在的宣南地区会馆林立,仅短短300多米的胡同中,就有宁羌会馆、济南十六邑馆、江宁郡馆、湖南会馆、东莞会馆、常熟会馆等等大小会馆。
近年来,烂缦胡同经历了精心的改造和提升,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和居民生活烟火气的同时,引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成为了一个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活力的“网红胡同”。
02会馆
宁羌会馆
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旅京同乡王朗轩、卢仙洲、吴止寨、赵位北等筹资购建。作为宁羌(今宁强)地区商贾学子来京的落脚地。
"宁羌"是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古称,曾为氐、羌聚居地,取"羌地永宁"之意命名。
现为私人院落,不能参观。
济南十六邑馆
建于乾隆末年,由窦光鼎等于创建,主要为济南府下辖十六个邑的旅京人士提供驻足、集会的场所。
济南十六邑馆曾是嵇璜的故宅,嵇璜字尚佐,江苏无锡人,是雍正八年的进士,在乾隆朝曾担任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等要职,因其在治水方面的功绩,晚年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
现为私人院落,不能参观。
江宁郡馆(上江两邑会馆)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是江宁(今南京)籍人士在京的聚会场所。"上江两邑"指江宁(今南京)和镇江两地,"上江"是长江下游地区对南京、镇江一带的称呼。
2019年经过改造后,成为"红色会客厅",周二至周六对外开放,可以参观。
开放时间:9:00-11:30; 13:30-16:30
湖南会馆
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湖南籍进士谭继恂等人在烂缦胡同集资所建。主要为来京应试的湖南籍举子、官员等提供驻足和集会的场所。
毛泽东第二次来京期间,曾在此主持召开了“驱张大会”,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也曾在此发表演说。
现为幼儿园,不能参观。
东莞会馆
始建于光绪年间,东莞籍学者邓蓉镜购置此院,作为东莞籍举子赴京赶考的居所,1918年由陈伯陶捐资筹建为北京东莞会馆。
有说法认为此处原为抗清名将张家玉的故居。民国时这里居住过多位名人,比如学者&大收藏家张伯桢、张次溪父子,北大教授伦明(伦哲如)等。
现为私人院落,不能参观。
常熟会馆(常昭会馆)
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常熟和昭文两县合建。作为常熟、昭文两邑地区学子来京住宿。
光绪老师翁同龢是常熟人,结婚时的大礼就是在常熟会馆举行。
现为酒店,餐厅,可以参观。
03拍照打卡
烂缦胡同作为北京南城的"网红胡同",充满文化气息与浪漫氛围,走几步就有一个拍照打卡点。
涂鸦
布景
PS:建议由北到南游览烂缦胡同,再由南到北游览南半截胡同,出来往东一点即是谭嗣同故居,由谭嗣同故居往北200米左右即可到达大吉巷(康有为故居),全程步行大约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