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这一优势正从供需两端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我国消费领域新风尚、新体验不断涌现,新科技成果正逐步走出实验室和展厅,转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伙伴”,“科技+”不断催生消费新产品新场景。

谁说表演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场空中悬浮钢琴音乐会就在这个喷泉广场上演,音符随水幕流转,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梦幻时刻。
扫码点单、机械臂精准冲泡,机器人“店员”稳稳递上醇香咖啡。只需3分钟,科技与日常完美相融。更潇洒的是音乐玩家,无需拨弦,按照乐谱亮灯提示按下琴键,智能伴奏就即时跟上,0基础都能轻松成为焦点。

赵大爷是这家智能产品体验店的常客,不光是自己对这些“黑科技”产品很“上瘾”,还经常带着亲朋好友来“组团购买”。赵大爷说:“我觉得科技真是改变人的生活,原来是不能想象的,我今年65岁了,对我们来讲也在不断求新的过程。”

这家店里没有传统卖场的拥挤货架,取而代之的是四处巡游的机器狗、能连续对话的陪伴机器人,以及让孩子们亲手组装机器兔的DIY工坊。负责人介绍。这个店面用了一半以上的面积做了三个新的区域,让大家尽可能多地去体验感受这些产品、这些科技,大家对于新的技术、新的产品非常感兴趣。

体验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品在从实验室演示小样,往具备可消费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看到每三个月、半年产品的成本就下降一大截。我们希望把它引进来,缩短技术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方式。”
AI宠物如何变成“情感搭子”满足消费需求
看完前面的报道,你是不是也发现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情绪”买单了?就是因为这样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市场上催生出一系列陪伴类产品。它们不只是玩具,更是被赋予“生命感”的情绪伙伴。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一家宠物玩具公司去看看。


当记者来到这家AI宠物公司的时候,一场关于“谁是主人”的识别测试正在进行。机器人装备了摄像头、麦克风、重力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能看、能听、能感知被抚摸和被抱起。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个会“成长”的大脑。
正是这种“因你而变”的特性让AI宠物跨越玩具边界,成为情绪消费的新载体。不仅仅是设计理念在改变,为了精准捕捉这份情绪需求,企业的研发方式也悄然生变。在企业的“头脑风暴”区,贴着员工们收集来的各种升级线索。


就像比“嘘”的手势宠物可以静音,相处久了有一天它突然会叫“妈妈”,这些功能的升级就来自用户的需求。它们不仅重塑了产品功能,也改变了企业的人才结构。如今,团队里不只有工程师,还多了动画设计师、音效师,甚至心理学专家。
破除沟通壁垒 AI眼镜成为“随身翻译官”
除了满足情感陪伴的AI宠物,一些功能性突出、可以破解实际生活难题的科技产品同样受青睐。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在2025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出货量和销量均创下历史新高。“破圈”背后是一场产业链的“集体攻坚”。
荷兰科技博主 文森特:先来看看它会不会和我说英语,这家公司有很棒的AI眼镜,能够实时翻译100多种语言,我也尝试了荷兰语。

这位来自荷兰的博主正在北京亦庄一家企业里,体验一副比鸡蛋还轻的眼镜,这副AI眼镜能让消费者与全球100多种语言的使用者实时、流畅的对话。
亮亮视野创始人 吴斐:现在大家都在做跨国贸易,语言障碍就是第一个挡住大家的一个点。我们从一开始就极致专注,也就是说做产品的时候,有的时候不是要做多,反而是要做少。


“大家既希望它性能很好,又希望它足够的美观轻量,还能有很长时间的应用续航,真正突破它只有一条路就是创新。我们联合了多个公司,国内最优秀的芯片公司、光学公司,包括很多AI公司,联合研发整整三年。”

这场创新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集体跃升。就拿企业的合作伙伴来说,为眼镜供应芯片的企业将存算一体技术进一步商业化落地,为产品提供了更大容量、更低功耗的解决方案;为眼镜提供微显示技术的企业创行业融资纪录;而为眼镜提供AR显示衍射光波导的企业也在近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吴斐称,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半导体光学的完整产业链,像他们这样的公司以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把产品的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价格,让老百姓都买得起、用得好。
放眼整个智能眼镜行业,仅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厂商来自中国,中国供应链并不是一个单一优势,全链条整合、技术能力的提升、量大面广的快速交付能力都是竞争力的核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