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吧,京郊美食—密云篇

  • 2019-08-09 10:21:07
  • 北京美丽乡村

在这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在京郊既有赏不尽的五彩斑斓,也有吃不厌的农家美味。快来跟着小编一饱口福吧!

1、密云三烧

据密云县志记载,清代及民国期间,“吴家铺”的烧饼,“四海居”的烧肉,与“天聚号”、“汇聚号”产的红高粱酒,合称“密云三烧”。据可考的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嘉靖20年(1541年)“密云三烧”就在当时的密云、石匣、古北口三镇存在。

密云烧肉挑选上等的鲜猪肉秘制而成,色泽红亮、味厚不腻;有果木的清香;营养价值高,有益健康。密云烧酒是地道的原浆高粱酒,口感醇厚甘冽,回味绵长,甘而清爽,冽而不暴,特别温烫之后更显昔时老烧酒之神韵。密云烧饼里是加了芝麻酱、花椒面、小茴香,层多而薄,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麻油、花椒香味浓郁。目前,风味浓郁的“密云烧饼”不仅是大众美食,2009年还被北京市文物局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云三烧”也已获得“QS”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密云旅游必备的纪念品。

2、“麦香城 地道风味”的荞麦宴

在荞麦峪村口,立着一个写着“一麦香城、地道风味”的大牌子,这荞麦宴到底有多地道,还得从50多年前说起。荞麦峪村因修建密云水库搬迁到现址,搬迁后村民发现新村所在地漫山遍野均是盛开的荞麦花,该村也因此得名。荞麦面做的烧饼、芝麻小饼、枣糕……简单的原材料却能做出一桌宴席。荞麦营养丰富又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非常喜爱的健康食品。荞麦峪村现有45户民俗户,均以“荞麦文化”为主题,制作荞麦宴。

3、“羊六宝”宴

所谓“羊六宝”就是清炖羊肉汤、烤羊排、羊头肉、炖羊杂、羊肝、羊油炒血豆腐,精选生长两年以上,体重为25公斤左右的山羊制成。羊六宝是补益肾阳,增进性功能的上乘食疗珍品。这里的烤羊排是一绝,羊排洗干净后,放入所有的材料,抹匀后盖上保鲜膜腌制24小时以上。烤制的时候,一边烤一边把调好的酱油均匀地分2~3次刷在肉上并均匀地撒上椒盐。烤2~30分钟,当肉色呈酱黄色时,翻过来用同样的方法烤另一面。羊六宝宴里的羊排选用精细鲜嫩的羊肉,专用工具烤制,调料齐全多味,肉质醇香色美。出来的羊排,色泽酱黄油亮,肉质鲜嫩软脆,味道麻辣醇香,独具特别风味。

4、白皮卷扣肉

对于一个无肉不欢的人来说,如果一餐饭中没有看到肉,基本上我是不会开心的。来圣水头村金圣金民俗饭庄,把肉一次吃个够。第一道上来啦——白皮卷扣肉!把烙饼叫成白皮是地道的密云叫法,扣肉是花两天时间才做出来的功夫菜,看来一道菜要好吃都是在背后花了不少心思的。生菜、蒜、扣肉一起夹在白皮里,一口咬下去,香的是肉和面,脆的是外饼皮,再加上圣水头特有的紫皮蒜,真叫人间美味。这种蒜不辣还甜,每头蒜不多不少正好7瓣儿,是村里种植了上百年的老蒜,从圣水头村开始种蒜以来,每年村民都将蒜瓣留下,明年再种,就这样一直种到现在,保留了圣水头蒜的原味,和现在市场上吃到的完全不是一个味道。为什么金圣金民俗饭庄的扣肉做得最地道?听村里人说大厨的父亲,早年就是村里首席“流水席”大师傅,只要村里有任何喜事,都是他父亲去掌厨,做得一手好肉,扣肉是他家的秘制好菜,看来厨艺也可以遗传。饭庄的“婶子肉饼”,光从卖相就能看出专业水平,层层分明,量大实惠,一张肉饼里有一斤多肉。蔬菜汁小馒头,用圣水头村自产的新鲜有机蔬菜榨汁和面做成,使馒头好看的同时又保证了健康,馒头松软香甜,一个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如今,城市里的饭馆比比皆是,吃多了也会腻,不妨去京郊走走,挖掘适合你的私房菜。

5、火龙果面条

饺子,火红火红的;面条,火红火红的;烙饼,火红火红的⋯⋯“火红”?怎么,小伙伴们一定以为是小美用错了形容词吧,可这些确实是密云县人自己琢磨着推出的火龙果面点。

在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西康各庄村的绿膳堂食府后厨,小美亲见了这些火龙果面点的制作全过程。将红心火龙果剥皮、榨汁,一盆火红火红的水果“颜料”就做成了。用它和出的面团,红彤彤、胖乎乎,看着就可人儿。经过面点师傅的巧手加工,饺子、面条、花卷、家常饼、手抓饼⋯⋯七八种面食不一会儿就呈现在了眼前,虽说形态上跟普通面食没什么区别,可是一经上色,立刻像化了妆一样,焕然一新,让人垂涎欲滴。终于出锅了!色还是那个色。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玫瑰花的色泽、火龙果的清香和润滑的口感,真是醉了。

  • 编辑:韩雯雯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