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柳巷胡同 永兴庵里的报业史

  • 2019-06-05 19:11:33
  • 北京晚报

蒋晨明

今天要说的南柳巷,距琉璃厂很近,胡同中部有个45号院。虽然是个很不起眼的小院,但它竟然就是百年前的京城报业发行中心。

如今的院门旁立着一块牌匾,上写“永兴庵”。永兴庵原来也叫永兴寺。民间传为明代寺院。现存传统建筑多为清中叶以后所建。近些年院中又多了些临时建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了。

据资料介绍,民国初年庙里已无僧人,后院有几家作坊和住户,前院就是各种报纸的发行场所。旧时很多报馆都将自己的发行处设在以永兴庵为中心的周边胡同里。大概在半径一公里左右众多胡同里,就聚集着十七八家报社或者发行业务点。报贩穿梭往来,好不热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永兴庵就是京城报业发行的晴雨表。

这些报业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京报”,其报房就曾设在永兴庵内。当然,这里所说的“京报”,与邵飘萍创办的《京报》还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的“京报”原本只是用来刊登官方信息的“邸报”,刊录一些朝廷政事动态、谕旨等。

如今的南柳巷依旧充满着浓郁的市井气息,“永兴庵”小院内还住着不少人家。一位街坊说,要不是门口贴上了永兴庵的说明牌,自己都不知道院子还有这段历史。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