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村庄名称由来故事多

  • 2020-04-17 15:22:44
  • 顺义旅游

顺义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无数的传说故事散布在潮白河畔,您知道吗?这里的村子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让人们在不可停下的时间长河中截取、停驻那一个一个美丽的瞬间......

今天我们来听听衙门村的故事吧!

衙门村

衙门村在顺义旧县城西北5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说在遥远的舜帝时,这里就有人居住,农耕渔猎,并形成村落。舜在当时的地域设十二牧,衙门村附近便是十二牧之一。

汉朝时,衙门村为安乐县的辖地。三国时期(约238年)至北魏(446年)200余年间,安乐县治便迁徙到这里。被人们称为“扶不起来的阿斗”蜀后主刘禅降魏后,被封为“安乐公”,这一带曾是他的封地,后废为“安乐庄”。

辽金时,这里仍称“安乐庄”。

明朝永乐年间,这里又大兴土木,修建良牧署。四周筑有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建有大堂二堂后堂,设施齐全。

明万历年间,因此地设良牧署,又是旧县衙所在地,故称“衙门村”。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还为这里提过诗。

1753年,乾隆从平谷县的丫鬟山降香后在回北京的路上,住在三家店行宫。雨后清晨,空气清新,皇帝顿觉神清气爽,为了体察百姓疾苦,便微服来到衙门村私访。

当他看到百姓安居乐业,茫茫大地,农民在用辛勤的汗水播撒着他们丰收的希望。当他来到衙门村这古安乐县遗址前,心中不禁迸发出怀旧之情,随即咏出—首诗 :

行行过县城,陌柳杨烟轻。

白水桥为渡,青郊尘不生。

藩宜查吏治,保障廛民情。

安乐真安乐,春田遍雨耕。

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讲述的是一条黑龙转世为人降生在衙门村。孩子的姥爷和姥姥因孩子长相怪异,于是把孩子偷偷扔入了山沟,不料孩子鬼使神差的回到了家中,老两口一想,这也许是天意,于是放弃了扔孩子的念头,上去拉外孙,哪知孩子一看以为姥爷又要扔他,突然两脚生风向屋外冲去,李老汉眼疾手快一关门,正好掩住了孩子的黑尾巴,孩子还是留下了,但原来的尾巴被门掩掉了一半。

由于这孩子娘家姓李,又有一条秃尾巴,后来村里人就叫他秃尾巴老李。后来秃尾巴老李化为龙形,在衙门村百姓的帮助下斗败霸占他洞府黑龙潭的白龙,从此,秃尾巴老李作为一方水神永保衙门村风调雨顺。后来,秃尾巴老李因为造福一方百姓,被玉帝派往东北的大江镇守,这条大江从此改名为黑龙江。

因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衙门村过去所建的庙宇和与之相应的求雨活动都与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由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的影响,衙门村及周边地区形成了特有的文艺形式和民间习俗。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