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中国古代刺绣,向来以苏绣、湘绣、广绣、蜀绣而闻名。其实,除四大名绣之外,山西民间刺绣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以晋绣而著称,其中尤以晋绣荷包最为出众。

在山西农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少不了刺绣装饰,比如衣服的袖口、裙边、婴儿帽、鞋子、鞋垫、枕头、披肩、肚兜、喜帐寿帐、桌椅围、镜子套、眼镜盒、扇套等,晋绣的针法也丰富多样,有平绣、锁绣、打籽绣、堆绣、纳纱绣、盘金绣等,可谓是花样百出,一针一线见功夫。
晋绣的题材如同晋商大院的石雕、木雕、砖雕一样,大多是反映人们对日常生活寄予的美好愿望,一般以花卉题材为多,还有人物、动物、鸟儿、草虫以及八宝、金钱、文字等吉祥图案,丰富而多彩。
山西民间刺绣具有自身的特点,普通作品居多,但也有一些存世量少、用料考究、构图丰满、色彩艳丽、大方大气、制作精良的刺绣艺术品。晋绣成就最高是在明清时代,随着晋商的崛起,深宅大院里的女子们甚至都有专门的绣楼。见多识广的晋商,为绣女们采买回江南上好的丝线原料、名人画谱,供她们创作绣品。从留存的精美晋绣荷包来看,即使与四大名绣相比也毫不逊色。山西民间刺绣能达到如此高度,可能受益于晋商大院里的女子们自身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她们的绣品不为买卖,只为追求纯粹的艺术审美,自然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达到极致,尤其是用于寄托情思、用作定情之物的荷包,更有着无法言说的美丽。旧时男女在正式成亲之前相互不见,男子若是有幸得到女子表达爱意的绣品荷包,便可据此推断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看一件精美的荷包,便可见制作绣品的女子从选料、构图、配色到完成刺绣该是多么的用心。
一件荷包,可见女子爱的倾注,情的表达,才艺和勤劳的体现,也是旧时定义好女子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