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后海的北沿和南沿,分别坐落着清朝两个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恭王府东侧有一条羊房胡同,别看地方不大,里面却有一家海内外闻名的餐馆——厉家菜。
在这个除了门牌号外(羊房11号)无任何标志的小院里,"厉家菜"的招牌挂在墙上,题字者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餐馆的主人是厉善麟先生,内掌柜是王晓舟女士。厉家菜属宫廷菜,其配方和制作技术均为祖传。在厉家菜,客人不仅要提前预定,还不能点菜。如此任性,却吸引了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英国前首相梅杰等人的光临,金庸、 梅葆玖、成龙等国内名人也曾是厉家菜的座上客。
历史起源
厉善麟的祖父厉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主管皇宫内膳食。慈禧垂帘听政,吃饭也要和皇上在一起,其每餐之菜式都在一百种左右。厉子嘉的任务就是统一管理皇宫里的这些膳食,每日制定膳单,到膳房查看烹饪质量等。久而久之,他便成为美食专家和烹饪高手了。
"厉家菜"的招牌
后来,厉子嘉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厉俊峰,然后又传给了孙子厉善麟。厉善麟对厨艺烹调极具天才,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营养和自己的体会不断有所创新。例如,他所仿制的慈禧日常食用的“燕翅席”,就更加别致:第一道为小菜,计有炒咸什、酱黄瓜、虾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凤乾鸡、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枣、炒红果等;第二道为熟菜,计有黄焖鱼翅、白扒鲍鱼、软炸鲜贝、浇汁活鱼、烧鸭和清汤燕菜等;第三道是汤和甜食,计有鸟鱼蛋鸡汤、炒蛋羹、核桃甜酪等。
甜食
厉家菜一经问世,很快即引起轰动。在一次参加宴席比赛时,惊震全场观众,评比获第一名。国大使在他的餐馆一边吃一边说:“太好了,你不用做广告,我只要在使馆区一说,这里就推不开门了。”果然没过几天,各国驻华大使和跨国公司老板们都蜂拥而至,如果不提前半个月预订,肯定是吃不上的。
菜品精美
厉家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用诸如味精之类的化学原料,调味靠的是天然方法。菜馆里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厨具,用的都是火灶。作为一种“宫廷风味菜”,它要求选料精,做工细。厉家菜还有一个有别于别的餐馆的就是,这里不许点菜,主人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即使这样,依然有人慕名而来。厉家菜对于配菜和做菜非常讲究。打比方说炒咸什吧,配料有胡萝卜、玉兰片、芥菜头、香菜、姜丝,好几种颜色。胡萝卜多一些,就一片红,香菜多一些,又一片绿,几种菜的比例搭配要好,颜色的配合和分布也要讲究,这样,菜端上来,就五光十色,呈现一个造型的美。菜做完了,上桌也有学问。炒、煮、蒸、熘、炸,颜色不能靠得太紧,色差也不能太大,这些美学知识和配菜做菜的功夫,都是别家菜不能比的。

地址: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羊房胡同11号
营业时间:11:00-14:00 17:00-22:00
乘车路线:乘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