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评传》出增补本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

  • 2019-01-30 12:00:01
  • 北京日报

作为一位文学大师,老舍的复杂经历与杰出创作,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认识其丰富内涵,需要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进入大师的世界。今年是老舍诞辰120周年,北京出版社近日推出了《老舍评传(增补本)》。

早在1998年和1999年,《老舍评传》就分别由大陆的重庆出版社和台湾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简化字横排本与繁体字竖排本。“初稿本的撰写和出版,是在老舍先生诞生100周年前夕。而这次的增补本书稿,则完成在临近老舍先生诞生120周年的时候。两种版本的面世,其间相隔已然整整20年。”该书作者关纪新说。

在《老舍评传》中,关纪新着重分析了老舍在不同历史时期写出的《老张的哲学》《二马》《猫城记》《离婚》《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代表性作品,循序而细致地观察了老舍个性化的写作实践。《老舍评传》(增补本)策划编辑高立志说,关纪新特别强调了老舍作为一个满族人、一个北京人、一个出身于下层穷苦市民阶层的特质,并以此作为老舍的艺术创作的社会人文支撑点。

而关纪新特别提及,老舍从纷繁杂乱的生活里面,撷取最能体现国民性格的人物、事件加以剖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举例说,《新韩穆烈德》中描写的民族经济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经济大举挤压的惨景,《哀启》中描写的来自第三国的“亡国奴”们借军国主义主子淫威欺凌中国人的暴行,《抓药》中描写的日本兵在中国耀武扬威而中国百姓动辄遭到迫害的场面,《黑白李》中描写的青年知识分子立志投身革命的人生抉择,《柳屯的》中描写的西方教会势力已渗入中国农村生活的情状,无不具有其相应的社会学认识价值。

高立志说:“增补本新增加了5万字,吸收了这20年来最新研究成果。”而关纪新坦言,虽然自己已70岁了,但对老舍的研究还是感觉从头开始。他认为,老舍是很特殊的文学人物,和通常我们所注意到的文学人物不同,阅读老舍、体会老舍,需要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土壤的给予来体会,“真正体会老舍,其实并不容易。”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