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博物馆里不仅有各类军事武器,还有国家领导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珍贵的文件、报纸书刊,这些文件和报纸书刊让我们距离那段历史更近,能够更清晰深刻地意识到社会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性。
《山东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号
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编印。主要内容有朱瑞为创刊号写的《发刊词》以及黎玉、徐向前、孙光等人撰写的军队政治工作、战术研究、战斗总结等方面的文章。
1959 年,由济南军区移交军事博物馆。

《共产党人》创刊号
《共产党人》是党内刊物,只限于党内同志阅读,非卖品,不得翻印或向党外出售,封面标有“秘密”字样。创刊号刊登了毛泽东撰写的《发刊词》、刘少奇《论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王稼祥《为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和坚强而斗争》、陈云《巩固党与我区的群众工作》等文章。1959 年,由安徽炳辉县委宣传部捐赠,由南京军区移交军事博物馆。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军医处国防卫生编辑委员会编《国防卫生》
《国防卫生》创刊于 1939 年 11 月 20 日,由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军医处国防卫生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毛泽东题写刊名。这是创刊号及二、三、四期。创刊号中有饶正锡作的代发刊词《我们的期望与努力的方向》,说明了该刊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在现实工作和抗日斗争中的指导意义,指明了医务人员努力的总目标。第二期为纪念白求恩博士专号,刊登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等文章。
该刊物由第七医大祁开仁捐赠成都军区,1959 年由成都军区移交军事博物馆。

英国记者田伯烈著《外人目见中之日军暴行》
英国著名记者田伯烈编著,杨明译,1938 年 7 月汉口国民出版 社出版,揭露了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全书共分九个章节,内 容分别是《南京的活地狱》《劫掠、屠杀、奸淫》《甜蜜的欺骗和 血腥的行动》《恶魔重重》《华北的恐怖》《黑暗笼罩下之城市》《空 袭与死亡》《恶魔的阴谋》《结论》。另有三篇序言和七个附录。 三篇序言是作者原序、郭沫若序、译者附言。七个附录是《南京暴 行报告》《南京暴行报告(一续)》《南京暴行报告(二续)》《国 际委员会之书函文件》《攻占各城市之日军部队》《南京的杀人竞赛》 《请看日方之报道》。
1959 年,由南京军区征集并移交军事博物馆。

八路军总政治部编《前线周刊》
《前线周刊》是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机关刊物,于 1938 年 1 月 28 日创刊,前六期在西安出版, 为小型周刊,1939 年 2 月 1 日复刊,改为 16 开半月刊,这是创刊号及二、三、四、六期。
该刊创刊号《见面的话》一文说:“出版这个刊物的目的,首先是供给八路军的工作同志以政治 和军事上的指导;其次是对一切抗日友军,抗日的朋友,忠诚地贡献我们的经验与教训,理论与方法。 并且竭诚地希望一切抗日友人,也给我们宝贵的指导和经验的交流。”《前线周刊》创刊后,受到了 全军和一切抗日友人的热情爱护和指教,许多军政首长如任弼时、刘伯承等经常为刊物撰稿,使刊物 不断得到充实和改进。1959 年,由南京军区移交军事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