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话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要想深刻了解天津卫那就要来一场“寻根之旅”了。要说娘娘宫就得从“妈祖文化”说起,妈祖文化是从中国闽越地区的信仰演化而来,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最后逐渐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但这个信仰习俗本来只是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盛行,是如何在北方的城市里也开始信奉呢?是因为妈祖被称为“海上女神”起源于宋代的福建湄洲岛,当地人认为信奉妈祖能保佑航渡江海人的平安,是海洋孕育出来的文化信俗,而天津因漕运而兴南北运河在三岔河口交汇,是早期南来北往的移民城市,加之海上运输不断发展起来妈祖文化自然而然的在天津开始传承、演绎,这便是“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由来。

在天津老天津人更喜欢称呼“天后宫”为“娘娘宫”,这座庙宇建于元代,宫内供奉着金色塑像的妈祖娘娘,神态端庄,着金衣,让人心生肃穆。“天后宫”目前共占地5000多平米,经历多个朝代的修葺后,共有戏楼、幡杆、山门、前殿、正殿、钟楼、鼓楼、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两侧配殿及张仙阁、良缘阁等建筑,已呈现一定的规模。
“天后宫的坐向是坐北朝南的,但在中国北方的建筑里讲究院落坐北朝南,天后宫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津东面即是渤海湾,为了祈求妈祖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顾坐西朝东面向渤海湾,当渔民们在海上捕鱼时,寻着天后宫门前的两座幡杆,就意味着能够看到天后宫了,在海上向着幡杆的方向进行祈祷拜祭丰收、平安。
现今的“天后宫”每两年便会举办一次“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届时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内外宾朋云集天后宫,百戏云集、万人空巷古文化街中一片热闹景象。是天津市民钟爱的商业步行街也是游客来天津最爱打卡的景区之一,展现津门别样的民俗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