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导航景区篇-冶仙塔

  • 2019-11-14 21:42:44
  • 密云生活圈儿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占地1150亩,其中冶仙塔山林占地面积800亩,公园占地面积350亩。冶仙公园是依冶仙塔而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面向美丽的密云。 冶仙塔始建于辽代(1039年),后明嘉靖殿宇毁于火,清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冶仙塔 ,光绪十五年,塔顶被雷击去,后又重建,文革时期被炸毁。2001年北京市密云区政府在原址再次修塔,冶塔仙灯为燕京外八景之一,最高海拔332.5米。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始建于2009年4月,由首政集团开发,在密云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修建而成,是一个集旅 游、观光、会议。冶仙塔位于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冶仙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据古籍记载:"冶仙居其上,时放灯光"。但"冶仙"却从来无人见过,而时放灯光,却有人亲眼目睹。

旧时每逢旧历正月十五灯节期间,山下附近有些善男信女们要到塔前庙内烧香上供,有的人还要在庙门口或塔角上挂些小红灯笼,到了夜晚,点燃蜡烛之后,灯光四射,从山下望去,就像天空中的红星在闪闪发光,其景色绝妙非凡,因此而得"冶塔仙灯"之景名。

冶仙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八年(公元1039年),塔前有庙,名曰普照寺,明嘉靖·庚戌时,胡虏人来犯,殿宇毁于火,重修后改为普济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冶仙塔,并建南海大士佛殿之楹,光绪十五年(1889年),塔顶被雷击去(见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卷一之四),后又重修。

此塔虽经多次重修,但其结构一直保持辽代建筑风格,塔高12米,直径6米,平面呈八角形,三檐空心,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拱形券门,可以出入,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各种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下层券门两侧有清代人书刻的一副对联曰:"高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横批三个大字是"普济寺"。在十年动乱中,这座珍贵的辽塔,于1967年以"破四旧"为名被炸毁。

密云镇东北面的山上,有座砖塔,叫"冶仙塔"。塔尖上有盏灯,一到晚上,红光闪耀,很远就能看到。据说,这盏灯是仙人纪晓塘所挂。塔的下面有个深不见底的山洞,洞口有个铁锁链,只要一拽它,洞里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人们都说铁链锁着鲇鱼姥姥。

密云古城依山傍水(白河),更兼土地肥沃,所以年年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可是有一年,白河里来了一条鲇鱼精,经常兴风作浪,冲毁两岸良田。有时候它还会变作女人,到村里去祸害人。人们都叫它"鲇鱼姥姥"。这一年的年三十晚上,村里的光棍汉刘栋正在家中闷头包饺子,忽然传来阵阵敲门声,刘栋刚把门打开,一个年轻媳妇进了院子,说是回娘家的,天晚了,想借住一宿。

女人边说边进了屋,而且毫不客气地一骗腿儿坐在了炕沿上。刘栋是个忠厚诚实的庄稼人,立刻就想到:自己家没有女人,留一个年轻媳妇住在家里不合适,万一毁了人家名誉那可不是件闹着玩的事。于是,刘栋便婉言劝她到别家去安歇,没想到那女人眼一眨,轻轻叹了口气,泪水就流了下来。刘栋哪见过这阵势,忙道:"那你就住吧,我到草棚睡去。"那女人听说,当时就不哭了,抄起面杖就擀起了饺子皮儿来,边擀边和刘栋搭讪起来,女人红着眼圈告诉刘栋,说她过门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婆婆欺负她寡妇失业,整天非打即骂,还不给饭吃,自己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逃出家门。

末了,那女人瞟着刘栋道:"您的心眼真好,我要是能找到像您这样的男人就享福了!"就是一个木头人,听了这句话也得动心。刘栋听了,脸一红,没敢搭碴儿。那女人又往前凑了凑,娇声道:"大哥也没有家世,您要是不嫌弃,我就留下给您烧火做饭吧。"刘栋心想,连个三媒六证都没有,名声多不好啊!那女人好象听到了刘栋心理话,忙道:"大哥您甭担心,明早我就回家,商量好了再来。"

就这样,第二天女人真的起早走了。过了三天,也是傍晚时分,女人领着三个人回来了。进门就说爹娘如何满意,打发三位家亲前来主婚等等,说得刘栋喜上眉梢。可是,他哪里知道,这女子便是白河里祸害人的鲇鱼姥姥。

刘栋和小媳妇成婚后,夫妻形影不离,恩爱无限。可自打结婚后,刘栋就开始身体虚弱,面黄肌瘦,眼看着好端端的一个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一日不如一日。这一天,刘栋身体实在顶不住了,就决定到药房去抓药,他刚走到药铺门前,就被专好为民除害的道士纪晓塘叫住了。纪晓塘对刘栋说:"你面色焦黑,妖气很重,你家有什么人?"刘栋刚开始还吞吞吐吐,几经追问,便实话实说。道士一听便已知晓,他对刘栋说:"她不是人,是白河里的千年鲇鱼精,化作美女,迷惑于你。你若不信,晚上陪她喝酒,将她灌醉,看看她到底变成什么样子。"刘栋照计而行。

晚上,夫妻二人对饮,女人开始死活不喝,禁不住刘栋一再相让,酒着实喝了不少,烂醉如泥卧在炕上,时间不长,就显了原型,原来是条大鲇鱼。刘栋这才相信纪晓塘所说的不假。第二天,刘栋再次找到纪晓塘,恳求纪晓塘救他。纪晓塘对他说:"我给你一道符,你要找机会贴到她的胸前,她立刻会现出原形,然后我就去捉拿她。"刘栋怀里藏着灵符急忙往家赶,回到家中,趁与女人说话之际,掏出符来,就往女人胸前贴,可是由于紧张,贴的时候,手哆里哆嗦,鲇鱼精发现不好,"嗷"的一声,窜出门外直奔白河而去。鲇鱼精回到白河便开始兴风作浪,发起大水,霎时,白河水涨,浊浪滔天,洪水扑天盖地而来,县城四周一片汪洋。这时,纪晓塘毫不慌张。他让城内百姓打一百只燕子,准备一锅香油,又准备一百支倒钩,一条铁链子。准备完毕,便在城墙上支起大锅,用香油炸燕子,将铁钩装到燕子肚里,串到铁链子上,一串串抛到白河中去。一会功夫,香喷喷的油炸燕味飘满白河,鱼虾精怪闻到香味,你抢我夺,最后一串倒钩的油炸燕子抛到河内,被鲇鱼精一口吞下,铁钩便钩住了鲇鱼精,纪晓塘暗念咒语,只听哗啦一声巨响,铁链锁住了鲇鱼姥姥。纪晓塘拉起铁链,将鲇鱼姥姥锁在了冶山顶上的石洞中,上面建造起一座镇压精怪的宝塔。纪晓塘为了防止自己走后,水怪们来捣乱,便把自己随身带的一盏灯挂在塔顶。鲇鱼姥姥见自己出塔无望,便央告纪晓塘,求问出世之日。纪晓塘告诉它,铁树开花,灯头倒挂时就是它的出世之期。自此鲇鱼姥姥便规规矩矩地呆在山洞里,等着出世的那一天。从此,冶塔仙灯成为密云八景中著名的一景色。

1988年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协同密云区文物管理所开始对该塔基进行发掘。发掘中发现,地面以上部分已经一无所存,地宫亦是伤痕累累。在地宫内清理发掘出比较完整的陶瓷器物40余件,古钱币(多为宋钱)70余枚,瓷器中有绿釉净瓶、秘色瓷碟、方形白瓷碟、圆形白瓷碟、葫芦形瓷坠等,陶器均为塔形经筒(大部分已破碎),还有玻璃器一件(已碎),佛串珠一颗。出土的文物虽不甚丰富,但却不乏为精品,其中绿釉璎珞净瓶为最佳。此净瓶通高24.1厘米,小口、长颈,颈中部仰莲上翘,颈上部饰弦纹,颈下部呈竹节形,肩部一侧有罐状流,流一下腹有铭文"杜家"二字,肩部饰一周莲瓣衔璎珞纹,延垂于腹下部,莲瓣上叠饰花纹,圈足外撇,底微外凸。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为瓷器中之精品(1989年此净瓶被送至《中国文物精华展》在北京故宫珍宝馆展出),还有出土的陶经筒,造型之美,工艺之精以及出土的数量之多,都是在其它塔基发掘中极为少见的。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于考察研究辽塔以及北京地区的辽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源于佛国印度,僧侣游方时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一般从肩部的流口部注水,从长长的管流中倒出。瓷质净水瓶流行于唐代、宋代及辽代。此净水瓶的特别之处在于瓶体刻"杜家"款。与绿釉净瓶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仙女散花"雕塑,实为布雨与收水的一对法器。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位于密云县城东北部2公里处,景区北倚冶山、南邻潮白二水,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景区主要由冶仙塔、普照寺、游乐场等部分组成。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依冶仙塔而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冶仙塔是远近闻名的密云外八景之一,景名为冶塔仙灯,自古以来一直是密云的标志和象征。景区内有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户龙砚、全国最大的殿舍"万佛殿"及北京最大的金身佛像"净水观音",是集旅游、观光、素斋餐饮、娱乐为一体大型公园。

景观:

(一)冶仙塔

冶仙塔位于冶山顶部,塔高10米左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可出入。塔四周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塔的下层券门两侧有清人题书的对联一幅:高插云汉文人笔,重领檀营武士冠。

(二)中华龙砚

2011年5月11日落户冶仙塔旅游风景区的中华龙砚,长约15.8米,宽3.28米,高1.68米,重约99吨,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整体呈椭圆状,青灰色表面浮雕着56条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中华龙,交错有致,大到三尺有余,小到寸许,交错有致,盘绕环抱,蕴含着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的深邃含义,是对国家昌盛,民族繁荣,喜气祥和景象的赞美和讴歌。整体观之宛如一艘巨轮逐波踏浪,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三)三仙洞

三仙洞地处冶仙塔东北部,相传是用以镇压鲶鱼精的洞穴。 观音洞:洞中供奉观世音菩萨,洞壁为观音讲经壁画。 鲶鱼洞:洞中镇压鲶鱼精,用铁索将其像锁入水中,洞壁为观世音菩萨收服鲶鱼精的壁画。 三仙洞:洞中供奉福禄寿三仙,洞壁为三仙修道成仙壁画。

(四)冶仙宝塔

冶仙宝塔位于下普照寺北侧,呈现前寺后塔格局,是密云普照寺的标志性建筑,高约46米,塔身共七层,占地面积约2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31.17平方米,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五)伏羲广场

伏羲位于冶仙塔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广场中央,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广场东侧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18帝王像,西侧是中国历代24孝子图,北侧是中国百家图腾。

(六)碑林

位于万佛殿北侧,它丛立如林,历史悠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记录了上千年的历史材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块石碑记录了冶仙塔上普照寺的发展历史,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 (七)音乐喷泉 音乐喷泉采用高科技水形,360度数控遥控,5698个喷头,22116盏水下彩灯,1407台水泵,10台专用电脑进行有机结合,随着音乐的节奏水面升起朵朵莲花,七色的彩虹,还能喷出60米高的水柱。

(八)冶山碑记

冶山碑记刻着一个巨大的"佛"字,是段友生先生收藏的赵朴初先生亲书"佛"字,并记录了佛字的起源和历史及佛文化知识。 (九)万佛殿 万佛殿因殿内供奉一万尊佛而得名,可堪称是中国最大的一座佛教殿堂,作为僧众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

(十)金身卧佛

卧佛,为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涅槃法相,头西脚东,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上,赤足相并,安然垂首侧卧于西方,长约14.8米,宽4米,高4.45米,重约420吨,原产地为山东省泰安市,樱花红的材质,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寺慑邪。

(十一)天外来石

天外来石是新疆阖田碧玉,重20多吨,而且都是玉石,整个外形像个石鳌,表示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摸摸肚皮,平安幸福,健康百年,摸摸鳌头,升官发财,一生好运常伴.

(十二)牌楼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正门正前方向20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三门四柱七楼式仿木牌楼,正面有四个大字"冶山胜境",背面刻有"莲界庄严"四字。它告诉人们,走过这座牌楼,就进入一个山清水秀的境界了,它是入园的标志,牌楼两面彩绘金龙176条,金凤36只。

(十三)四大天王

(十四)净水观音

此净水观音像高20米,莲花底座高2米,加基座高36米,佛身为铜质仿18K耐蚀亚金铸造,佛面为撒金而铸成,底坐下面放有经书、绿釉净水瓶等。

(十五)魁星阁

魁星为执掌读书人命运以及文坛盛衰的神,仰观魁星而高科,梦魁星之降而夺锦标,世人多相信魁星可带来好运,能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故虔诚膜拜。

(十六)吉祥阁

吉祥阁即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钟催人起,入夜鸣鼓催人息"的晨钟暮鼓制度。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十七)绿釉净水瓶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出土)隶属辽,此瓶高24.1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5厘米、最大腹径8.2厘米。

(十八)文化墙

自乾隆四十二年,夜宿密云行宫至光绪伊始的德林变法,檀营兴旺,以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檀营人民摆脱八旗制度的桎梏。

(十九)游乐园

公交路线:乘坐地铁13号线到望京西下车,换成970快到密云西大桥西站下车,步行到密云县法院站乘坐密6路到冶仙塔景区站下车即到。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