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王府井“空中戏院”成年轻人打卡新宠——

  • 2025-08-15 09:29: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珐琅掐丝工艺勾勒的《同光十三绝》壁画前,结伴同行的年轻女孩们纷纷拍照打卡。背景里,谭鑫培、梅巧玲等京剧大师的剧照用3D技术的景泰蓝工艺勾勒得栩栩如生,壁画上方“吉祥大戏院”的牌匾标明了这座百年戏院的历史沉淀。

北京吉祥戏院,这座曾见证梅兰芳、马连良登台的近120年的老戏院,如今正以“小而精、雅而美”的姿态,成为京城年轻人追捧的“国潮打卡地”。

“在这里既能看到戏剧名家的演出,又能一览王府井最繁华的街景。”正值暑期,吉祥大戏院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屡屡登上热搜。

观众在吉祥大戏院“北京礼物”戏曲主题文创店集章。经过改制与重建,地处王府井商业街的中心地带,这座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空中戏院”迅速成为了京城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国潮文化地标”,其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创”“吉祥咖啡”“吉祥艺术课堂”等创新举措也屡屡成为社交媒体上大众追捧的热点。

国潮新地标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

“在北京有一座空中大戏院,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全国戏剧名家的演出,还能够俯瞰到王府井最繁华的街景。”对于热爱戏曲的网友来说,吉祥大戏院可以说是他们心目中绝佳的打卡地。

吉祥大戏院被称为“空中戏院”,坐落在王府井大街银泰inn88的楼顶,在这里不仅可以一览王府井大街的繁华,还可以看到景山、北海等北京的著名景点。“王府井宝藏来了!”网友亭云Nuages在社交媒体上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戏,还可以逛文创店、喝咖啡,体验跟戏曲有关的一切。不少网友在下面跟帖,“吉祥大戏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戏院,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戏院。作为老北京内城第一家戏院,吉祥大戏院见证了京剧艺术的成长与发展,谭鑫培、梅兰芳、马连良等众多京剧大师曾在此登台献艺。1993年因王府井改造而拆除停业。

2021年7月,经过改制与重建,吉祥大戏院以崭新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在网友冯赣勇看来,现在的吉祥大戏院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戏院,“正门口的《同光十三绝》画像突出体现了京剧的精髓,一下子就让人们知道来到了一座戏曲的殿堂”。

沉浸式体验感受“戏可入画、画能入戏”

日前,吉祥大戏院重张四周年系列演出如火如荼地进行,京剧、相声、舞蹈等多种类型的演出接连被搬上舞台。7月25日晚,著名舞蹈家王亚彬带着她的舞剧《青衣》在吉祥大戏院上演。演出一如既往安排在晚上7点半。6点左右,观众们就陆续来到了吉祥大戏院,提前感受这座“国潮打卡地”的艺术魅力。

踏入吉祥大戏院,仿佛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王府井霓虹灯的映衬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吉祥大戏院被衬得古韵悠长、流光溢彩。正厅“吉祥大戏院”牌匾下,“镇店之宝”《同光十三绝》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演出前,观众可以坐在玻璃幕墙位置的戏曲主题咖啡店,享受一杯香气扑鼻的吉祥咖啡,在万家灯火中欣赏一番北京的夜景。

“北京礼物”戏曲主题文创店可谓来吉祥大戏院必逛的地方。“这是一个戏曲主题的文创店,每次来吉祥大戏院,我肯定要腾出一些时间来逛逛这里。”对于戏迷李女士来说,吉祥大戏院的戏曲文创店是她的快乐源泉,“各地的文创店不少,但吉祥大戏院的文创店还真有点特别,我最喜欢这里的吉祥蕾恩珠宝,会员付费后每年可以换着样地戴。”

吉祥大戏院联名“璀璨梨园系列”将戏曲的盔头造型制成耳环、项链等首饰,既保留了戏曲服饰的华美,又融入现代极简设计,成为年轻女性日常穿搭的“点睛配饰”。“所谓‘戏可入画、画能入戏’,在吉祥大戏院,这些竟然可以如此具象化,甚至还能带回家,特别满足。”李女士说。而冰箱贴、钥匙扣、金属书签、湘妃竹扇子、鼠标垫等日常小物件都能在这里找到。

改制与担当围绕年轻化推出系列举措

“老吉祥的底子很综合,多元经营是它的特色。”吉祥大戏院董事长、艺术总监富博洋告诉记者,吉祥大戏院重张后,团队继承了这一多元基因,并结合“小而精、雅而美”定位,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吉祥大戏院曾计划打造为高端京剧演出场所,但这种定位并未持续。取而代之的是围绕“年轻化”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吉祥大戏院的空间设计兼顾历史感与现代科技。“我们的墙面用的是特殊高科技设计,自带功放反送功能,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原声剧场,不依赖麦克风,演员说话、拍手的声音就像在录音棚一样清晰。”富博洋介绍说,舞台技术更具创新性,座椅可在一小时内收入墙体,腾出600平方米空间搭建360度全景舞台。这种颇具现代感的“演艺新空间”的尝试,深受年轻观众追捧。

在演出的内容上,吉祥大戏院不局限于戏曲演出,舞剧、相声等各门类的演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呈现。“老吉祥本来就有电影放映的传统,我们重新引进了设备,加入新影联院线。”富博洋说,在吉祥大戏院还可以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时,这里凭借大银幕和优质的音响效果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很多人觉得在挑空舞台上看电影的体验很独特。”

重张第一年,团队开设了“吉祥艺术课堂”,通过后台探班、剧目导赏等形式,降低观众接触戏曲的门槛。“我们想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学生、小朋友,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各类艺术。”课程内容涵盖京剧、舞蹈、现代舞、相声等,逐步培养年轻群体的兴趣,并且得到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扶持。

来源 |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东城

  • 编辑:王乙舒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