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井陉县境内,隐藏着一条“天路”,它穿越了这个古县的三镇一乡,从繁华到宁静,而这条路的建成也将带动整个井陉文化游的发展。
全国第一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已经落户井陉县,其规划范围包含天长镇、于家乡、南障城镇、秀林镇四个乡镇的24个村庄。
虽然那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然而受道路制约,多年来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井陉“天路”的建成通车,盘活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带动了那里的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华丽蝶变。
井陉的“天路”起点位在井陉秀林镇高速口,从中可直奔天长、于家、南障城三镇一乡将以此为纽带,形成“一带三舍串九景,寄乡情山居,忆梯田农耕,观山石林翠”的旅游景观。
沿石太高速向西秀林口下后,来到井陉县秀林镇东柏山村,一条崭新柏油路向西山的天上延伸,井陉“太行天路”由此开始缓缓揭开它绝美秘境的面纱。
群山、峡谷、崖壁、密林、草甸、田园、古村、花海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
井陉的“天路”就是这条路,贯穿了微水镇、秀林镇、南障城镇、天长镇、于家乡、南王庄乡6个乡镇,串起了沿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27个村庄和多个革命历史遗迹、旅游景点,使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有机联系在一起。
井陉“天路”形成60余公里的旅游循环路,与沿线的井石快速路驿站、南良都驿站、栾家窑驿站、塔寺坡驿站、太行古镇驿站、史家驿站等6家驿站,共同构建起以中国唯一传统村落片区为核心的山地多彩自驾游综合体验基地,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太行画廊” 。
开车走在这条路上,群山、密林、村落、梯田尽收眼底,古村古韵、山川景色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了这条“一带三舍串九景,寄乡情山居,忆梯田农耕,观山石林翠”的美景带。
青山绿水前,青砖黛瓦下,老人们在一片祥和中闲话家长里短。
几名游客背着相机,将美景收入囊中。这是近日记者在井陉县于家乡的“石头村”见到的情景。
随着第五届市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井陉县的历史文化、特色风景吸引着广大游客前往,井陉太行“天路”的字眼更是频频出现在众人的朋友圈里,大家流露出的不仅是赞美,更多的是感叹。
秋风清凉,穿行在天路上,碧蓝的天空紧紧围绕,在这条天路尚未修建前,南张井与张井沟是这条路上最后村庄,这条路的建成让这两个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正如吕家村党支部书记吕义清所说:“以前都是靠天吃饭,这条路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真是一条民心路、扶贫路。”
一路山水美景、一路民俗风情、一路访古探幽……依托这条“天路”,井陉的绿水青山正在一步步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随着这条天路的延伸,一个个山区村庄悄然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迈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