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津冀地区已形成了大规模、专业化的自行车产业,我国唯一一座经国务院审批建立的自行车博物馆恰是坐落于河北霸州。这座“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是霸州华夏民间收藏馆的特色展馆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藏品最多、种类最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展馆。
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收藏着500余辆自行车,涵盖了中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等20个国家的不同年代藏品。
博物馆主要分为自行车史话厅、自行车运动厅、国际藏品区、国内藏品区、综合厅、自行车王国的故事厅等展区。在博物馆专门开辟的一角放映室里,循环播放的影片《自行车王国》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人独特的自行车文化。
“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的展示由世界自行车史开场,在这里,从木制车起,奇异怪诞的车型铺陈开一段漫长而有趣的历史,让人为这种今日的平凡工具心生赞叹。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1790年的法国。西夫拉克伯爵突发奇想:“把四轮马车纵向切掉一半,4个轮子变成前后两个车轮,街道就不会这样拥挤了。”于是,他做了一辆车,前后两个木轮,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上板凳。这辆车没有传动链条和转向装置,骑行时要靠双脚踩地前行,需要拐弯时,还要下车调整好方向,使用非常麻烦。因此,这辆木轮车也被当时的人称为“伯爵的玩具”。
在欧洲的自行车诞生前,中国已有了研制“成功”的记述。清康熙年间,黄履庄所著的《清朝野史大观》中记有“所制双轮小车,一轮长三尺余,约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行80里”。然而,中国的自行车只留存在这本野史记载中,并没有留下实物或其他证据,不然,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就诞生在我国了。
馆内陈列的众多世界精品自行车中,最为名贵的是1910年产于英国的“白金人”。当时的“白金人”只生产了100辆,中国拥有大约10辆。
历经百年,馆内的这辆“白金人”,成为全世界仅存的孤品。曾经有位英国收藏家想用一辆劳斯莱斯与车主王明玺交换这辆自行车,最终被他拒绝。如今,百岁高龄的“白金人”安稳地停放在博物馆内,保存完好,还因通体镀银,散发着崭新的光泽,展示着那个时代开启的先进生产力。
末代皇帝溥仪的自行车也被收藏在此,这是一辆1921年生产的德国蓝牌自行车。溥仪是自行车爱好者,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能出入无阻地到处骑……”溥仪命人购买过不下20辆各国品牌的自行车,算得上是中国自行车收藏界的鼻祖,而乾隆皇帝曾吟诗赏花的绛雪轩,变成了他的自行车库。这位年轻皇帝还带动了紫禁城内的骑行“风潮”。皇后婉容、公主格格们和年少的伴读都来陪他骑车,就连当时的端康太妃也得了一辆改装后的小三轮车,“围着永和宫的大铜缸兜圈子”。
仅存的一辆“飞鸽”自行车样品
说起国产自行车,国人几乎都叫得出飞鸽、红旗、永久、凤凰四大品牌。如今,这四种品牌的重要车型,在博物馆内都能找到。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自行车厂开始生产“中”字牌自行车。1950年,在“造中国第一代坚固、耐用、美观、轻快的自行车”的活动中,10辆结实、轻快、美观的样品车诞生了,为了突出其轻快的优点,这种车被命名为“飞鸽”。10辆样品车中仅存的一辆,如今也被陈列在博物馆中。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辆自行车还是“体面”的象征。馆藏的凤凰18型锰钢自行车是凤凰牌中最好的车,上世纪80年代,如果结婚时陪嫁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不亚于拥有现在的奔驰、宝马。
博物馆存放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红旗牌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