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普照的左卫魁星楼

  • 2022-03-20 23:12:28
  • 怀安文化旅游

在怀安县左卫古城的寺庙中,还有一座雄伟高大的楼体建筑,那就是位于东南角城墙上的魁星楼。

魁星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清朝和民国年间进行过多次重修。到解放前夕,经过风雨侵蚀,楼塌庙毁,其间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魁星楼建在左卫东南隅城垣上。

行人到东南角的城墙底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斜坡。沿坡上行到达城头,迎面一座小牌坊,两柱一间,戗杆砥顶,重檐斗拱。檐下坚一长方形匾,白底黑字,上书“桂阙”二字,即“蟾宫摘桂”之意。

入牌坊向东,院内建“魁星楼”,一座二层,高二丈,砖木结构,呈六角形厅阁式建筑,飞檐复阁,高空展姿。楼顶插一根铁制三股叉,为避雷针。楼的出挑尖端吊有铁马风铃,徐风吹来,叮当作响,雄伟壮观。入室登梯上顶楼,楼阁南向开户,开户一面有木栏围护,其它几面木墙上悬挂着“天开文运”、“笔点青云”、“文章华国”、“神灵默佑”、“文星普照”等匾额。

阁内上层俸魁星塑像,背北面南,脸色黝黑,双目直视,铁面威严。魁星爷站在从侧墙伸出的铁杆上,左腿弯曲悬空,右足直踏鳌头,身后墙上画着云彩,寓“独占鳌头”之意;左手提斗,右手秉笔前伸,又寓意“朱笔点斗”。

魁星,又名璇玑,是北斗星中前四颗星元枢、天璇、天机、天权的总称。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星的俗称,被道教尊为评判文章优劣、主宰文运兴衰的神,是文人们崇拜的偶像,后世建立魁星阁以祭祀之。

从楼上下来,底层供俸着文昌爷,背北面南,脸色白晳,身着蓝袍,圆领纱帽,净面长须,慈眉善目,神态端庄。文昌也是神话传说中主管文运科名的星宿。墙上挂有数块匾额,有“云汉文章”、“花锋毓秀”、“盛世昌明”、“春风广被”等。魁星楼的西边,还有六间正房,过去是禅房和道人住的地方,后来学子们在这里聚会。

登上魁星楼,极目远眺,城内商号民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再看城外,香水山、圪垛山、骆驼山、馒头山、井泉山连绵横卧,洪塘河水潺潺流淌。给人的印象是:山波水曲,田畴碧野,绿树成荫,云霞变幻,此情此景,更给学子们增添了刻苦学习发奋夺魁的雄心壮志。

游人到此,即景生情,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明、清以前,左卫的祭孔活动多在儒学的孔庙内举行。后孔庙拆除,祭孔活动又改在魁星楼。

祭孔讲究春秋两祭,是古礼相沿下来的。清代祭孔规定在农历二月上丁行释奠礼,每月朔望行释菜礼。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民国政府令,祭孔活动改为孔子诞辰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并改四跪拜为行三鞠躬礼,改祭服为礼服。

魁星楼是左卫士子读书讲经和开科问举之场所,也是学子们以文会友、联句吟诗的地方。

对“魁星楼”,历代文人都有赞诵,如《登魁星楼述怀》:“城上东南隅,照耀起重楼。檐瓦接云根,柳密鸟争投。绿窗开峻岭,曲水环龙湫。空翠映朱栏,皋田抱芳州”。

还有一首《春日登魁星楼》诗:“芳春堪引望,绝胜在层楼。户接天光近,窗连水色浮”。

先人们借景抒情,对左卫古城的自然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也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自驾游路线指南

1、自助出游

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出发:

G6京藏高速—宣化东注意右转张家口方向—G6京藏高速—怀安出口驶出高速—怀安县

2.石家庄/保定出发:

G5京昆高速—涞水北互通—张涿高速—涿鹿北转京新高速宣化方向—在胶泥湾转入张石高速张北方向—G6京藏高速—怀安出口驶出高速—怀安县城柴沟堡

  • 编辑:兰丽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