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延长高峰运营时间 确保论坛期间乘客出行便利

  • 2017-05-13 09:56:19
  • 北京晨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至。昨日,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发布消息称,5月14日地铁1号线、2号线等十余条骨干线路将增加运力。同时,5月15日周一早晚高峰期间,中心城区骨干地铁线路将延长高峰运营时间,确保市民在论坛期间顺利出行。1100余名平安地铁志愿者及文明引导员也将在大客流车站及换乘站疏导客流,确保乘客乘车安全。

昨天,在国家会议中心外,用30吨金桥钢架和上万块金砖搭建的雕塑《丝路金桥》灯光璀璨,伫立在鲜花里,静待来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5月12日至17日,北京景观照明设施将按重大节日等级开启。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十余条骨干地铁线增运力

5月14日,也就是明天,地铁城区骨干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15号线、八通线共11条地铁线路将由双休日列车运行图调整为平日列车运行图,增加运力1386列,同时延长高峰时段时间,再增开临客277列。

同时,5月15日周一,中心城区骨干线路采取早高峰提前1小时、延后1小时,晚高峰提前1小时、延后1.5小时的方式,增开临客320列。

京港地铁也表示,将密切关注客流变化,并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加开临客。下周一早高峰期间,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计划加开5列临客,14号线计划加开1列临客。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周一早高峰大客流,中心城区地铁骨干线路,各线将准备不少于3组的预备车,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度增加运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周日白天奥园地铁站封闭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目前一些地铁换乘站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其间,各次列车在临时封闭车站通过不停车。同时,5月14日20时前,地铁8号线、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封闭,各次列车在该站通过不停车。为此,建议市民在出门前通过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官方微博、微信等提前查询相关乘车信息,提早出门,合理安排出行。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办这么重要活动,我们特理解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包括机场高速、长安街、东二环、东三环等道路采取了临时性交通管理措施,部分道路管控还很频繁,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一定不便。但采访中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经历了APEC大会洗礼的北京市民,对当好盛会东道主的热情极高,很多人主动绿色出行,“办这么重要的活动,我们特别理解!”

倡导绿色出行,市民们骑单车通过BRF花坛。 北京晨报记者 王巍/摄

步行上下班 正好看风景

昨天中午11点半,记者来到复兴门外大街,此时长安街以西出城方向正在实施交通管理措施。在附近工作的市民周女士刚刚结束上午的工作,和同事一起外出用餐。“这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活动,那么多国家的领导都来北京,对于交通管控我们也都很理解。”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也相应对工作时间进行了部分调整。“单位已经尽量错开了管控时段上下班,对我们来说其实影响不是很大”。

“办这么重要的活动,我们特别理解!”周女士的同事王先生笑着说道,最近两天他家周边的道路也在交通管控区域内,为了避免耽误出行,他索性不开车,特意选择步行到公司上班。“北京现在正是不冷不热最舒服的季节,早晨早起一个小时走到单位,又锻炼身体还能看看沿路的风景,也挺好的”。

开车改骑车 用时差不多

在王府井附近工作的孙女士这几天也选择绿色出行,孙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交通管控对她来说也没造成多大影响。“这几天我也不开车了,早晨骑共享单车,40分钟就到公司了”。

孙女士说,王府井观光游客太多了,以前开车还是挺让她头疼的,每次路过都要小心谨慎。“要不是这次赶上高峰论坛交通管控,我还真没尝试过骑车上下班。之前开车上下班,赶上堵车也差不多要四五十分钟才能到公司,这两天尝试了下骑车,发现时间也差不多,今天我和同事还在聊天说,干脆以后都骑车得了”。

来京旅游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次高端峰会确实给她的行程带来一定影响,但她并不介意。“交通确实有些不便,但我发现北京路面上新增加了好多景观,特别漂亮,有失可也有得嘛!”

随时查路况 影响没多大

“现在都什么年代啦,什么时候管控什么时候解除管控,手机上随时都能查得出来,我没觉得有多大的影响。”市民康先生是位出租司机,由于职业特性,他对北京的路况非常关注。康先生拿出智能手机告诉记者,他在手机里装了北京交警APP,哪里正在采取交通管控,只要点开软件里的“出行提示”,立刻都能看见,非常方便。

“不管是户外交通显示屏,还是报纸、广播、电视或者微博微信,总能收到最新的路况消息,开车绕着走及时避开管控路段或拥堵路段就行了。”康先生说,遇到有些心急的乘客,他还会在车上进行安抚,让乘客别着急。“遇到堵车或者多绕一些路,乘客也都理解,毕竟是这么重大的活动,我陪他们在车里聊会儿天,大家开开心心的也就不着急了”。北京晨报记者 黄晓宇

6.5万东城志愿者协力“守望岗”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6.5万东城居民志愿者“守望岗”上岗。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东城区获悉,目前,全区广泛组织动员六类力量参与社会面防控工作,共部署“守望岗”点位达3135个。

“老”志愿者上岗已七年

“这么早,您老吃了吗?这是又去站岗啊?”昨天一大早,李云杰一边戴着志愿者帽子,一边走出家门,早上遛弯回来的街坊邻居和她热情地打着招呼。

街坊们口中的站岗,说的是去东城区独有的社区“守望岗”值班。今年64岁的李云杰家住东直门街道新中西里社区,2009年退休后就加入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作为社区老居民,李云杰觉得,退休之后应该为社区做点事儿,一来多关心身边的事,尽自己力所能及,让社区更和谐更美好,二来也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增添生活乐趣。加入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后,她每周都会去“守望岗”值班。“虽然干不了什么,但是可以让人们知道,咱社区有人看着呢,踏实。”李云杰说,“最多的时候是被问路,这一片儿咱熟呀,总是能发挥点作用。”

到现在,李云杰已经在志愿者岗位上坚守了七年,即便2014年被查出乳腺癌,她也没有放弃这份坚持。尤其是每逢节假日、重要活动,也正是“守望岗”发挥作用的时候。前一阵儿,李云杰的老伴儿因病住院,考虑到老两口的身体状况,居委会劝说她不要参加此次志愿活动了。但李云杰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是全世界都瞩目的大事,自己所在的社区距离代表驻地仅50米。“自己这点困难怎么也能克服”。她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儿的支持,从5月7日开始,李云杰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守望岗”。而像李云杰这样的“守望岗”志愿者,目前在东城区已经达到6.5万余人。

“守望岗”点位3135个

东城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峰会期间,东城区广泛组织动员了六类力量参与社会面防控工作,包括以治安巡防队、民兵、物业保安为代表的专职力量,以治安志愿者、治保积极分子、楼门院长为代表的社区力量,以青年守望岗为代表的青年力量,以党员干部为代表的中坚力量,以驻区社会单位员工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以环卫、停车管理员为代表的行业力量,全区共部署“守望岗”点位达3135个。

区综治办协调公安分局、各街道(地区)、武装部等相关部门,对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执勤的“守望岗”力量、公安力量、民兵力量、物业保安力量、社会单位内保力量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形成捆绑作战模式,并建立了实名制工作上岗台账。对划分的防控责任区,按照“1+1+X”的格局进行布控,即1名民警,1名街道社区干部,加N名群防群治力量。截至5月11日,东城区共排查化解矛盾50余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0余起。

推出网格管理移动终端

东城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一带一路”峰会召开为契机,东城区还在全区推进了网格管理移动终端PDA建设,实现了民情日志、事件台账的实时上报与定位、基础数据查询与更新、网格地图的浏览、规范标准的发布等功能应用。同时,通过移动3G技术,集成了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即时通信、消息发送、视频采集、实景录音等功能,实现了与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平台的数据交互,达到“网格终端上报,区、街、社区三级同步”的应用效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目前,东城区城管执法监察局也投入500名队员,在核心保障地区环境整治工程达到“八无”标准,即视野范围内无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无环境死角和保洁盲区、无积存垃圾和堆物堆料、无违规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无违法经营和非法小广告、无乱设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无残墙断壁和立面脏旧、无道路破损和各类设施脏旧现象。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

■相关新闻

西长安街街道4500干部群众保安全

西长安街街道全力做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发动“西城大妈”、机关干部、社会单位等群防群治力量约4500人,做好站岗卡口等工作,开展地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向有关单位发出隐患情况告知函,督促其整改,保障地区安全稳定。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西长安街要求各相关科、站、队、所一律按照最高标准,24小时进行布控,针对南北长街现存问题加大力度全面整治,启用不间断综合执法机制。

针对人民大会堂西侧路停车乱象,街道、社区、准物业公司与街巷理事会和居民五方协商,通过自治章程,建立自治停车点,准物业工作人员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并制作统一样式停车证,凭证免费停车。(首席记者 崔红 通讯员 曹蕾)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