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书店自然少不了。小小的书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文化,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那么北京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书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了爱,唯有书本不可辜负。在北京,对于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来说,给自己充电或是精神放松尤为重要。北京特色书店就是这样一个给你独特感觉的精神家园。到北京,当然要去北京的特色书店逛一逛,感受一下北京书店独有的文化气息啦。
1.单向街·空间

单向街图书馆位于朝阳区,要在这个非商业区的偏僻角落投资书店,创办者确实勇气可嘉。据介绍,单向街图书馆从2006年初开馆以来,也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但每周的沙龙信息,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在单向街网站和豆瓣网站发布,而单向街正巧赶上了在网络上正逐步走强的口碑营销。所谓口碑营销,就是在网上通过网友试用点评,并将大量点评信息整合的服务,通过这一服务,为网民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购物参考。大众点评网CEO张涛称,“口碑”在互联网中是一个工具,消费者对口碑营销有较高的支持。
据了解,豆瓣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尤其是以人文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及白领为主,而单向街独特的文化路线正好受到了当下许多追求人文气质和独立个性的年轻人的追捧。打开豆瓣网可以看到,单向街图书馆小组的人气之旺。去过单向街的网友都会留下对单向街的评价,基于对口碑的关注和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单向街,并且希望前去一睹芳容。
令创办者惊讶的是,2007年六人行、魔时、和讯和各大高校的BBS上纷纷转载单向街沙龙信息,国内一大批甚至不远从香港、台湾慕名而来的拜访者络绎不绝。现在单向街图书馆会员数量已经达到3000多人,这都是单向街建立之初所不曾想到的。
2006年初,供职于媒体的许知远、吴晓波、于威、覃里雯、张帆等13人每人出5万元入股,创办了“单向街书店”,在2006年首届民营书业评选中,单向街荣膺年度优秀小书店。 书店的名字“单向街”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而书店本身也恰如其名,长长的一个走廊,笔直明亮。
地址:七圣中街1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层3025室
2.老书虫书吧

说不清楚这里到底是一家微型图书馆还是一家可阅读的咖啡馆,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还可心无旁骛地吃饭,各种简餐美食和书一样让人欣然首肯。位置颇好,格调足够安静,外面初看就是一个大仓库,艺术气质让人想起798。
环顾四周都是以英文书为主的外文书籍,大部分都是英文原版,所以来这里的客人80%都是老外。店藏据说已达到16000册,来自不同的英语国家。
店内专门划分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装潢、氛围和文化气息都艺术另类,适合看书、上网聊天、喝咖啡、吃简单西餐、自备电脑加班、独处、消磨时光、发呆、等人。
这里也可以算是一个锻炼口语和交读友的地方,少见的以英语为主导的休闲空间,集图书馆、书店、餐吧、咖啡馆和酒吧为一体的休闲之处。一个人来看累了就吃,吃完了随便和身边的读友聊上几句,志趣相投便惺惺相惜,话不投机也可一笑了之,继续看书或者上网。
2010年末,世界著名旅行系列图书“孤独行星”评选出“全球十佳书店”,总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老书虫”(book-worm)书店当选其一,且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书店。
书店地址:朝阳区南三里屯路4号楼
3.读易洞

读易洞书店里的藤椅白沙发,最适合一个慵懒的下午和一个慵懒的小资知识分子休闲了。历史气息和文艺腔调并重的古董家具,清新简约的白格子书架上面,是一排排关于文学、艺术、人文、哲学类的图书。落地台灯与发人遐思的和煦灯光,黄色的向日葵和各种养眼绿植,洒落斜斜阳光的大窗户,充满了足足的书卷气。在靠窗的藤椅上坐下,随便拈起一本什么书,叫一杯咖啡或红茶,即刻就能享受一次有质有量的阅读。
读易洞鼓励所有客人借阅图书,不需要会员卡即可借阅,押金为书的价格。限制时间为两周归还,不限制书的数目,收取所借图书价格的三分之一为借阅费用。可借阅图书包括文学艺术小说等,杂志和港版类图书不借阅。周一休,周二至周日14:00到22:30可前来。
书店地址:朝阳区建国路89号华贸公寓5号楼103室(近新光天地)
4.言几又

文艺气息很高的综合性书店,看书,购物,下午茶,听讲座,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大部分空间是书的海洋,一小部分是是休闲的咖啡厅。周末在这里会有一些活动、讲座哦。
北京言几又书店是一家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我和个性的创意生活体验一体店,它有书,但它不只是书店;它有咖啡,但它不只是咖啡店;它有文创产品,但它不是只是创意市集;它有食品,但它不只是食品店;它有画,但它不只是画廊。言几又是融合了多元素的设计空间,汇聚了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品牌。2014年6月20日,全国第一家言几又门店——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店正式开业。
地址:图书城西大街35号3幢一层(中关村创业大街内)
5.怀柔篱苑书屋

从北京喧嚣的市区一路奔向雁栖湖,当曲折的山路越来越窄,就快到交界河村智慧谷了。在这个清净自然的山谷里,有一座用4.5万根柴禾棍围成的书屋。这里没有水,也不用电,只靠自然光线穿透玻璃窗,点亮这一方小小天地。走进室内,书的排布也自然随性,读者可以像在家一样,随便找一个角落窝下来。在这里,读者可以得到最靠近自然的阅读体验,窗外树影婆娑,映在书页上,就像夏日午后,在榕树下做一个甜梦一样美好。
“篱苑书屋”的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配合,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取自漫山遍野的劈柴混)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
“篱苑书屋”长30米、宽4.35米(轴线)、高6.3米的长方建筑体,总建筑面积约为170平方米,局部二层,主体结构采用100x100及100x200的方钢作为主要结构构件,每两米一根柱子被以焊接方式连接,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建筑在立面上以90公分为模数,每90公分焊一圈钢框,中间插上柴禾杆。室内采用合成杉木板装修,90公分的空当从中间被分成两半,构成书架及供读者席地而坐轻松阅览的大台阶。
室内空间的构成简单直白,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即摆在台阶下方,成为主要的阅读空间。另外,在书屋的两端,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相对独立的围坐、讨论空间。这多个空间组成的建筑内部是一整个30米通长的大空间,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隔断,没有任何家具,突显空间的完整性。唯一的一处隔断是从混凝土大门洞进入室内时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的主要空间做了“经典”的铺垫。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交界河村智慧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