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暂停对外开放,不如来清西陵感受大清王朝更迭的绝唱

  • 2019-09-23 10:16:43
  • 易县文化旅游

近日,故宫博物院宣布由于工作需要和安排,将暂停对社会开放11天。

看不到故宫,不如来和故宫一脉相承的清西陵逛逛,看雍正泰陵的恢宏,探光绪地宫的悲怆,玩换装穿越的自恋,享万棵古松林的清幽……

在古色古香韵味的清西陵中,触摸和感受真实的历史。

景区概况: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北京西南98公里的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完工于1915年,其间185年,相继建成了皇帝陵4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3座妃,以及王爷园寝2座、公主园寝1座、阿哥园寝一座,共计14座陵寝。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形成了以14座陵寝为主,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辅的800余平方公里的广袤陵区,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清西陵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景区对外开放;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的选址、设计和营建,严格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指导下进行,选址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的宽阔谷地,这里万山拱卫、众水朝宗,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既雄奇壮丽,又清幽典雅。

清西陵具有极高的史艺价值,雍正皇帝的泰陵建有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品字形石牌坊;道光皇帝的慕陵建有世界最大的金丝楠木雕龙大殿—隆恩殿;光绪皇帝的崇陵采用贵重的铜铁木建造,有“铜梁铁柱”之称;昌西陵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和回音石;清西陵永福寺、行宫为清代陵寝附属建筑仅存孤例。

清西陵山川秀美,景物天成,自然环境极具亲和力。这里群山环护,河道纵横,北易水河及其17条支流纵贯陵区,如此丰沛的水源在华北地区是不多见的。15000株古松和20万株幼松遍布陵区,是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休闲、度假、养生价值。

景点介绍:泰陵

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1730年至1736年,是清西陵中第一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

雍正皇帝,名胤禛,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 位于康乾盛世的中期。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执政期间,勤政务实,整顿纲纪,革除弊端,励精图治,锐意拓新,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古代帝王。雍正登基后,曾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选择陵址,后因风水和土质原因废掉,又另选址在今天的河北易县,并于雍正八年(1730年)开工建造泰陵,从而开辟了清西陵陵区。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风水格局最为完整。泰陵建筑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等单体建筑74座。虽历经三个多世纪,但至今保存完整。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是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时代的产物。

昌西陵

昌西陵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851年(咸丰元年),建成于1853年(咸丰三年)。昌西陵与慕陵体制相似,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没有方城、明楼,建筑规制虽简陋,却有其特殊之处:一是隆恩殿内藻井彩绘为丹凤展翅,独自翱翔,其他后陵则为3朵莲花衬以18个金点的水浪花纹;二是隆恩殿后与三座门之间有玉带河一条,河上有三座跨桥,中间一座有栏板,左右两座各为无栏平板桥;三是三座门前围墙为方形,三座门后北墙为圆弧形,切入三座门的直墙上。圆形宝顶毫立于北弧墙前,祭台立于三座门的中门内,而弧形围墙产生了奇特的回音壁、回音石回声现象,是中国陵寝建筑中的孤品。

慕 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寝。道光帝,名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岁继位,是清朝皇帝嫡子继位里面惟一的一个,在位三十年, 享年六十九岁。

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它帝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并用数以千计的楠木雕龙装饰,壮美绝伦。

崇陵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建于1909年至1915年,是中国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名载湉,在位34年(1875年-1908年)。在位期间,曾实行“戊戌变法”,仅103天即被慈禧太后废止,此后被软禁于瀛台。1908年11月,38岁的光绪先于慈禧太后一天驾崩,由于二人生前矛盾激烈,使光绪死因变得扑朔迷离。2003年开始,相关专业机构对光绪的头发和衣物等进行检验研究,2008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

光绪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赶修崇陵工程,崇陵是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是时代更迭的产物。

崇陵在建筑规模上不如泰陵,但它吸纳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精华,特色鲜明:主体工程木料采用名贵的梴楠木,质地坚硬如铜似铁,有“铜梁铁柱”之称;排水和通风设施极其完善;栽植有珍贵的银松和罗汉松。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

永福寺

明清两代皇室陵寝群中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皇家御用寺庙——永福寺。永福寺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春天,完工于五十三年冬天。

乾隆皇帝在此修建喇嘛庙,是为了使陵寝制度更加完善,而且恰逢他的母亲去世十周年而建。而在陵寝重地修建喇嘛庙作为从事陵寝祭祀活动的专门机构,夜成为封建帝王巩固其统治的思想武器和“敬天法祖”的法宝。而清政府尊崇喇嘛教,将其定为国教,是清政府一项重要的政治政策,有清一代,信守不渝。其目的是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整个寺庙分为东 中 西三路,中间一路建筑,覆黄色琉璃瓦,是用于供奉佛像的,东 西路建筑为灰布瓦顶,是僧房,供当时的喇嘛居住,在清代这里居住着二十名满族喇嘛,以及教习喇嘛,看守兵等共三十多人,由满族喇嘛主持,诵习满文经卷。

前面是山门,山门正中供奉弥勒佛一尊,在山门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

在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现在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燃灯佛,未来世弥勒佛。两侧供奉的十八罗汉,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常驻人间,受世人供养。

大雄宝殿后有两座配殿,东配殿供奉的是关公,西配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正中是普光明殿,殿内正中供三方佛,又称横三世佛,分别为:药师佛、不动佛、无量寿佛。

普光明殿后面是一座转角楼房,为宝云阁,俗称藏经阁,是寺庙图书馆。

游人在赏景游陵的同时,又可以到此上香敬佛,亲身领略传统佛教文化的意蕴。

一座清西陵,半部清王史,清西陵,不亚于故宫的皇室古韵,它有着讲不完的历历传说和诉不尽的世事繁华。

清西陵藏有太多太多的秘密,等你去发现。

  • 编辑:王腾飞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