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琵琶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2019-10-25 14:40:16
  • 天津乐器张世家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贺新郎·听琵琶

凤尾指琵琶,因其尾部刻有凤形,故称。现今所见琵琶形制多为如意头,其中有龙纹头,菊花头,牡丹头等

“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的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在现代人眼里,它是存在于华夏儿女脑海里神鸟,是中国文化里唯一有资格与龙比肩的存在。”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先民们就把鸟纹图案描绘在各种彩陶上,到了商周时期,凤纹取代了鸟纹,出现在青铜器上面,形态威仪。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面已有明确的鸟纹,而二里岗的变形鸟纹则是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鸟纹。

神凤临商的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不得而知,但出土的文物却真实地告诉了我们,凤在商代的地位。在奴隶主使用的玉器和青铜器上,凤纹的刻划,突出地表现统治者的「天命」观念。

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如殷墟出土的玉凤,青铜器父丁卣(you)腹部和父乙觥(gong)腹部的凤纹其式样都具有代表性。

无论是商代青铜器底部的凤纹也好,商代凤纹玉剑格也好,还是西周的凤鸟纹簋[guǐ],春秋时期的凤鸟纹扁腹青铜壶,上面凤的形象,还是略显粗犷,不似现代人印象里的模样。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局面,形成了大一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凤纹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到了汉代基本定型。

凤纹的形貌多为展翅飞舞、昂首阔步状,颇具雄浑大气的王者风范,矫健遒[qiú]劲而富于动感,展现了这一时代的国力强盛、安康稳定的社会精神风貌,这时期的凤纹的喙、眼、头、颈、翼、尾等各个部位的造型特征多元而完善且极具装饰色彩,结合的装饰纹样的种类也大大增多,可谓是异彩纷呈,凤纹与人物纹相结合,以示天人合一的思想,凤代表引人登天,兆示祥瑞的神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为凤纹注入了新的象征意义。其造型上基本延续了汉代凤纹的形象特征,在此基础上更显灵巧自如、轻盈妙曼、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

此后历朝,凤纹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总体上向精细化,柔美化,规范化,固定化趋势发展。

凤尾头琵琶,大家可能不是太熟知,在一些古文里提及凤尾,那就是指琵琶了。

最早琵琶为五弦,且五弦琵琶制作用凤尾头居多,后来大唐盛世的琵琶巅峰演变,就成了我们现在多用的四弦琵琶,琴头的装饰也不再多样化,慢慢趋于统一,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五弦琵琶不见了,其他的琴头装饰也变少了,五弦琵琶由西域传入中原盛行在北朝,但只流行到了唐朝,宋朝开始就被四弦琵琶代替了。

说来有所不甘,唐宋时期中日往来频繁,很多奇珍异品被文化输出带到了日本,后改朝换代,导致中国失传的文物珍品在日本留存了下来。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珍藏着一张我国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唐代五弦琵琶,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早五弦琵琶传世杰作。

说了这些,其实是想要您了解一些琵琶形制的发展,并不单一。历史我们无从改变,但至少从现在起,传承还来得及。

带着遗憾,我们复制了一款四弦的凤尾头琵琶。重新阐释凤纹形象,化繁为简,不知道那传说里择梧桐而栖的凤凰是否鸣声如斯。

省略世人眼里最美的凤尾,亦不刻画那重要的凤身,单单聚焦最微的凤头,不求那形,但求其神,对视一瞬,仿佛听见喃喃着的千古希愿。

当曾经的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那种简单的愿望表达,我们还都记得。

第四代樂器张 | 张雨

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津市南开区青联委员。樂器张第三代传人张俊国之长子,自幼随父(张俊国先生)与祖父(张培森先生)学习古琴制作与修复工艺。

樂器张实体店铺

樂器张百年老店-天津市古文化街宫北9号。

电话:022-27289866

河东店: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十四经路 音乐街20号。

电话:022-24120386

滨海店:天津自贸区旭升路347号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

二层“文化长廊”W-L2-006

电话:6554 4258

和平店: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与贵州路交口金泉大厦(人民体育馆旁)-3层302

电话:13803016846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