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
TA是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TA是历经风雨、跨越时空,如今迎来百岁华诞的学府。
TA就是南开大学!
经历过初创时的筚路蓝缕,也有过危难中的浴火重生,饱经沧桑、巍巍荡荡~
今天,2019年10月17日为迎接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南开发起,全球应援,共同为南开的百年华诞上演最华丽的篇章~
春华秋实,百年南开
校庆期间,南开大学推出的一系列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的校庆主题楼体灯光秀表演,点亮标志性建筑——主楼,以主楼面向总理像一侧的楼体为幕墙,通过20台专业工程投影机叠加融合投射,为师生校友上演精彩纷呈的3D投影表演。
整场表演历时10分钟,通过春华秋实四个章节,展现百年南开的发展历程,英彦蔚起、硕果累累的发展成就,以及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开启新征程的美好希冀。
昨晚是第一场,如果你也感兴趣,吃过晚饭,不如来凑凑热闹,亲自取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吧~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最后一场灯光秀不要错过】
时间:10月17日
19:00、20:00、21:00、22:00
地点:八里台校区主楼前广场
时长:10分钟
点亮全球,震撼上演
如果说南开主楼的灯光秀是大餐,那这次校庆的“前菜”也让人激动不已。为献礼百年校庆,各地南开校友会联合主办“百年南开,点亮全球”活动。
在校庆前夕以及校庆日当天,以全球地标屏亮灯的形式为母校庆生,同期配合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回馈母校,添彩南开,点亮全球!
见证历史,专属纪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20号,央行将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行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金质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南开大学校名及校徽等组合设计,并刊“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中文字样、“NANKAI UNIVERSITY CENTENARY CELEBRATION”英文字样、“1919-2019”及面额。
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南开大学主楼、校训及校钟装饰纹样等组合设计,并刊“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中文字样、“NANKAI UNIVERSITY CENTENARY CELEBRATION”英文字样及面额。
如此隆重的百岁华诞,南开大学一下子活跃在了大家眼前,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历史书,解读南开真正的魂~
她肩负使命,培养人才
19世纪末,民族危亡之际。见证了甲午战败的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和张伯苓意识到,“自强之道,端在教育”。于是,这二人一文一武,决定教育救国。
秉持“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之理想,开始兴办现代学校的探索,而这所学校的名字,就是南开。同时也开启了一条南开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爱国奋斗之路。
南开大学初建设立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逆势而上,铸就辉煌
南开大学孕育于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教育得不到重视。作为私立大学的南开大学在其成立的最初几年,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1919年开学的时候,南开大学只有一所二层楼校舍,楼上办公,楼下吃饭。这一时期,学校经费缺乏,张伯苓校长多次南下募款。
1927年至1937年,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办学方向开始有了变化,从照搬外国教育逐步走向适合国情的办学轨道;基本形成了南开大学的学风和校风。
1934年,南开学生啦啦队在华北运动会上,面对日方代表,用黑白两色布旗在看台上组成的“毋忘国耻”
1937年7月,南开大学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南开师生群情激昂,“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开与清华、北大一道,组成被誉为“学府北辰”的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书写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
她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弹指一挥,转眼即是百年。
继往开来兴学梦,盛世华章报国心。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大学之百年献礼国家之华诞,南开幸甚!
1919年奠基初创,南开最优秀的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他们将不负使命、接续奋斗,以“爱中华、复兴中华”的卓荦作为,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爱国奉献的责任担当。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无论苦难还是辉煌,“南开精神”继往开来,生生不息,一代一代南开人的选择和奋进,共同汇成了南开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过去已然被铭记,而未来正在谱曲,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她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持续造就新人才,放眼望去,同南开一样。
在建校初期至今,始终如一、一如既往的学府还有很多,就好像……
103岁的新华中学
法租界的圣功女学校
前身:圣功女学校
始建:1914年
校训:艰苦必胜,争创一流
1914年6月28日,天主教会神甫李鲁宜、杨仁址与教友陈尽仁、英实夫等人在天津法租界(今和平区)义庆里租校舍招生开学,定名为“圣功女学校”。后更名为“圣功女中”、河北大学附属中学等,1973年易名为“天津市新华中学”。
天津市新华中学是天津市重点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天津市示范高中校。设有先进的心理辅导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实验室、网络教室、10000平方米全塑操场等现代教学设施。连续多年一本上线率达90%以上。
知名校友:郑汝全,杨希,高怀忠,王素卿,吴奇等。
116岁的第三中学
近代第一所官立中学
前身:官立中学堂
始建:1901年
校训:创新 务实 自助 自尊
天津市第三中学是天津市近代第一所官立中学,清光绪廿六年冬,邑绅高凌雯、王世芸先生商议将坐落在天津城西铃铛阁大街上的稽古书院改为学堂。清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十九日(1901年3月9日)正式创立初名官立中学堂,以后十易其名,1949年定名天津市第三中学。学校原址建在天津城西北角铃铛阁大街,1960年迁至丁字沽。
天津三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成绩斐然。毕业生质量连年达到全市一流水准,受到社会好天津市第三中学天津市第三中学评。目年老校展风采,新的世纪铸辉煌。“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英语优秀课一等奖”、“全国历史创优课一等奖”、“全国作文竞赛组织奖”、“全国班集体建设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等,并获市级奖励22项,市级先进称号14项。
知名校友:冶金物理化学专家魏寿昆;数学专家王寿仁;水利电力专家李赣鼎;地质专家刘宝珺;地质矿床专家瞿裕生;核物理专家刘广均等。
122岁的海河中学
全国最早的公立中学
前身:天津北洋学堂(中西学堂)二等学堂
始建:1895年
校训:朴毅敬诚
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二将近100件百年老教具都“藏”在海河中学,这些设备不仅是如今先进教具的鼻祖,也见证了天津百年教育的发展。),其校址为梁家圆博文书院旧址,校名为天津北洋学堂(中西学堂)二等学堂,创办人为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当年10月2日开学,是全国最早的公立中学,学制四年。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首批德育特色校”“天津市电化教学先进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由海河中学中学独立创办天津市建设广告有限公司设计施工的教育博物馆———海河中学教育博物馆建成。该馆陈列的百余件物理仪器教具和生物标本等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天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近代天津教育的发展。
知名校友:赵宝珍 ,王硕 ,郭淑珍,航鹰。
90岁的耀华中学
天津公学“光耀中华”
前身:天津公学
始建:1927年
校训:勤、朴、忠、诚
天津市耀华中学创办于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其前身为庄乐峰先生创办的天津公学,1934年更名为耀华学校,取“光耀中华”之意,1952年改名为天津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复名为“天津市耀华中学”,并于同年创办了“耀华中学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班”。
天津市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该校也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天津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
知名校友:钱伟长、梁思礼、金怡濂、方惠坚、鲍国安、蒋大为、刘欢等。
111岁的中营小学
天津最早的官办小学
前身:天津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
始建:1906年
校训:勤朴敏健
中营小学是天津最早的官办小学,于1905年(清光绪31年)开始筹建,1906年3月5日建成。中营小学坐落在城内鼓楼西中营,从前的中营小学是一座营盘,是砖瓦结构的洋房,古雅别致,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备先进,专用教室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中营小学的广大教师辛勤耕耘,涌现出了像胡定九、许大本等一批名教师,培养出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材。
知名校友:天津近代十二大名医朱宪彝、朱宗尧、杰出的戏剧艺术家焦菊隐等等。
115岁的万全道小学
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
前身:日出学馆
始建:1901年
校训:严谨治学求实效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是一所社会声誉高,影响较大的学校,始建于1901年,初名日出学馆,1912年更名为天津共立学校,1928年迁至原日租界伏见街(今和平区万全道)万全道小学,1945年改名为天津市一区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改名为天津市一区中心小学。
图片来自新浪天津
1950年,天津市城区调整,校名改为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1961年全市按街道命名学校,改名为和平区万全道小学至今,并成为津门小学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
知名校友: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国家棒球队主教练王锐、世界乒乓球双打冠军王志梁、天津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宗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激光分子动力学研究、留美博士杨淞……
有历史的学校还有很多,有故事的学府还没讲完,有未来的莘莘学子还在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斗,他们怀揣着母校的谆谆教导,肩负着时代使命,努力实现梦想,感谢这些学府百年如一日的栽培,才让中华民族迎来中国梦的曙光,让我们一起实现我的梦,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