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的这些名人故居感受文化气息

  • 2020-02-25 18:33:09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自古至今,很多名人在北京都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他们不仅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和变迁,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了这座城市。今天小编带大家去名人故居看看,这些故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藏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面,文化气息浓厚。

鲁迅故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鲁迅曾在《秋夜》里是这样记录他的院子。1924年,鲁迅搬至到北京西二环的家,到1926年8月为止,鲁迅一直在此居住。鲁迅在北京十多年,先后住过四处地方,这儿是他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在这里,鲁迅先生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老舍故居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每逢深秋,院中枝头缀满金黄的柿子,因此老舍将小院命名为“丹柿小院”。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老先生自1919年第一次来北京,到1957年逝世,先后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北半截胡同、法源寺、前门外西河沿排字胡同、陶然亭附近的龙泉寺、石镫庵、三道栅栏、高岔拉(后改称高华里)1号、跨车胡同15号(今13号)、地安门东不压桥附近的雨儿胡同等十几个地方住过。而居住时间最长的,就是跨车胡同15号。

蔡元培故居

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租住在此。也是在这里参与策划了“五四运动”。

茅盾故居

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茅盾先生年纪大了以后,上下楼不方便,他与家人便找到了后圆恩寺的这一处房子,并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李大钊故居

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这十年,曾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李大钊一家在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今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北院居住的时间最长,自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有四个年头。

郭沫若故居

1963年10月,郭沫若搬至此处,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 编辑:罗薇1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