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紫禁城中一线穿,观宫看殿百千间,皇家气派余惊叹,文物古迹旷世鲜。
01隆尧招子鼓
2007年,隆尧招子鼓被评 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2009年,招子鼓代表河北 参加了在江西婺源举办的全国 民间鼓舞、鼓乐大赛,一举夺 得最高奖“山花奖”的桂冠。
2011年,招子鼓登上了河北省 春晚的舞台。2013年3月,隆尧 招子鼓《鼓舞尧乡》节目,再 次代表河北省参加中央电视台 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舞蹈展演”活动,荣获第 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招子鼓走 出县域,走向全国,登上央视 大舞台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2017年3月,招子鼓又代表河北 省参加了河南省在淮阳县挙办 的“中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展 演” ° 2018年9月,隆尧招子鼓 到秦皇岛参加河北省第二届园 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02隆尧泽畔抬阁
据传泽畔抬阁系明永乐元年(公元1404年)秋八月,山西洪洞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落户后将晋故里一带民间社火移植而来。源于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抬由活人化妆的神,后变为四人抬,再演变为现在的八人抬阁,逐渐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流行500余年,被人誉为泽畔抬阁。
同“擡阁”。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 ,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广宗太平道乐
2008年,广宗太平道乐被 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名录。太平道乐源于 太平道起义,太平道乐即是在 起义的舆论发动和起义过程中 形成的。太平道乐演奏自汉末 至今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 1800多年,逐渐形成•套由经 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 乐。
太平道乐的乐器以管、 笙、笛、箫为主,以坛鼓、云 锣、铛子、饶、镣等为辅。演 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 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 动乐,边吹奏边行进,又称舞 乐或道舞。太平道乐演奏的乐 器既有道教音乐清超的韵味, 更有源起于农民开展起义粗 犷、雄浑、质朴的特性。其曲 调有的明亮、高亢,有的深 沉、悲切,旋律起伏跌宕,幽 雅婉转。
04广宗县柳编技艺
2008年6月,广宗柳编技艺 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广宗柳编技艺源于清 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家用器具、工艺品等。柳编 制品的工艺繁多,流传下来的 有簸箕、簸尊、篮子、篓子 等,其工艺主要有平编、纹 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
柳编制品不仅有精美、漂 亮、实用的特点,还有很高的 观赏价值。经过多年的积累, 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工序,虽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传承而唯 独没有改变其精美的艺术风 格,集自然之美和创作之美于 一体,把历史、文化的精髓得 以很好的表现,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