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苏轼以林壑幽美的庐山为背景,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深山行棋图。
古时弈、棋专指围棋,“琴棋书画”中的“棋”即围棋。围棋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传统的智力竞技游戏,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围棋的规则简洁而优雅,对弈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围地吃子,以围地多者为胜。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变化多次,主要在于局道、棋子的增多,魏晋以前曾流行十、十三、十五、十六路等棋盘,南北朝以后改为纵横十九路,定型至今。另外古代围棋为座子制,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由棋盘角部起横竖都是第四路的位置)处各摆放两子,白棋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对弈时更加复杂多变。
春秋战国之际围棋已经广为流行,汉晋以后还陆续出现了许多围棋理论、专著和棋谱,如评定棋艺水准的九级棋品制以及《棋诀》《棋经十三篇》《忘忧清乐集》等。甚至国家也设置官署管理棋手和围棋活动,如唐代设立的围棋官职棋待诏,就是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由此,围棋成为一种庶民与士大夫同好的高雅娱乐活动。自唐代开始围棋也逐渐走出国门,广泛传播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尤其日本、韩国,涌现了许多高水平的围棋名手。
1952年围棋被列为全国体育竞赛项目,并成立了北京棋艺研究社。在国家的重视下,围棋专业水准不断提高,并陆续培养了一批围棋高手,开展了一系列世界级的重大围棋比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棋手在国际赛事上率获佳绩,也激励了围棋在民间的进一步普及。
围棋空枰开局,对弈进程自简至繁,由浅入深,千变万化,终局后复又空枰,重待来者。这种由无至有、由空至实、周而复始、变化无穷的生存功能推演出无数战略与战术组合,并赢得“千古无同局”的美誉。
围棋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竞技运动,而且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其广阔、深邃的内涵已经构成独特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