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6时34分,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随着“雨水”节气到来,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残冬渐行渐远,和煦的阳光和潇潇的细雨开始浸染早春大地。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民间习俗
雨露滋润,万物生发,雨水节气的习俗也被赋予了希望和生长的意义,充满着人情味。
古时候,到了雨水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如果有了孩子,还要带上“罐罐肉”,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儿要回去,女婿得陪着,还得送礼,送的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红带,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
元末明初娄元礼的《田家五行》则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占稻色”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意思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预测稻谷的成色,从而占卜这年稻子收获的丰歉情况。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这年稻子收成就好。
养生
雨水时节,地表湿气渐增,温润不燥,益于调养肠胃阳气,健脾利湿。饮食方面宜养肝补脾,多食山药、芋头等食物。此时节,寒冷的冬末开始向温暖的早春过渡,气温虽然回升,但余寒仍会不时而至,着装方面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
游玩
卧佛寺
国家植物园卧佛寺素来是蜡梅的观赏胜地,景区内栽植素心、磐口、狗牙等多个品种共100余株蜡梅。
近日,卧佛寺内的蜡梅陆续进入花期,主要分布于入口处放生池的周边以及三世佛殿的东侧路,预计整体花期持续至3月中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卧佛寺路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侧)
日坛公园
1月20日,日坛公园最知名的景观之一——圜坛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日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因修缮和保护等需要,近年来,圜坛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圜坛四周为一道朱红色的圆形砖墙,正门向西,为三门六柱,南、北、东三面各有一门两柱。自西门走进围墙,庄严气象扑面而来,中央的方形坛壝是明清两代帝王祭拜大明神(太阳神)的祭坛,四边各有九级台阶。因文物保护要求,游客只能在圜坛的围墙内参观,不能登上坛壝。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北路6号
云居寺
目前,云居寺正在举办以“大美房山 福满云居”为主题的夜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2月21日。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沉浸式的体验赏花灯、猜灯谜、趣味投壶、打金钱眼、观看云居寺3D4K动漫影片等活动。
夜场还特别推出了游客身着汉服可以免费游园的活动,很多市民身穿各种样式的汉服慕名而来,景区内到处喜气洋洋,人如潮涌。
同时推出了文创集市,重点展示了烙画葫芦、古法制香、红酒、张坊柿子、琉璃河京白梨等体现房山特色的文化产品。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