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位于井陉县秀林镇西柏山村,前临甘陶河,后倚天台山;宜沙公路从山脚下穿过,绵右渠蜿蜒盘绕山腰。这里,悬崖峭壁,古柏盈崖,草木浓郁。寺庙建在峨险峤危之处,四周山峦叠翠,谷涧纵横,风光秀美,寺宇与大自然交融。
山门,依山而建。在悬崖峭壁之间凿山成石阶,沿石阶而上才是山门。红色的山门,褐色的山壁,还有绝壁之上探出身姿的松柏树,自然形成了一幅肃穆的画面。未曾进山已生禅念。
灵岩寺以灵秀之气充满寺宇而得名,虽史籍无记载,却闻名遐迩,自古香火鼎盛,求神拜佛香客络绎不绝,每逢庙会更是热闹非凡,远近香客纷至沓来,人流熙熙攘攘、香火缭绕、鼓磬迥荡。
已然是秋季,山壁上攀附的爬山虎由夏天的郁郁葱葱,变成了现在的一座红色的崖壁。秋风徐来,峭壁在动。倘若是一个下雨的季节,倾泻而下的山水,就会形成一个绝美的瀑布。有一次下雨,从这里经过,见到飘飘洒洒的水帘垂下来,宛若花果山的水帘洞。
夹在石缝里的柏树,向外探出虬枝,招呼着远方的客人。太行山的崖柏翠松,只要有一丝的水分,它便把根深深地扎在缝隙里,最后历经沧桑,终是修成一道绝壁风景。你可以想想大雪覆盖在峭壁上的松柏,是怎样的一番精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元帅的这首诗不正是如此的画面吗?
进入山门以后,便是皇姑殿。相传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逃出宫外,削发为尼,曾在灵岩寺避难修行,后被追兵发现逃到苍岩山。后来三皇姑修得正果,皇姑殿便是为了纪念三皇姑而建。殿宇是常态的庙宇建筑,青砖砌墙,红色木格窗棂,黄色琉璃瓦。殿内供奉三皇姑佛像。
皇姑殿正对着一溜青石阶梯,左右栏杆是汉白玉构造,在每个立柱上,都立有菩萨或者弥勒佛佛像,这是信佛之人自愿请的佛,由寺里的和尚或者居士负责捈侍。
转过身来,就会发现甘陶河白玉带一般地流淌着。远处秀林的高层建筑若隐若现。这段石阶比较陡,腿脚不便的人行走一截,就要停下来暂歇。
行进到半山腰,佛像(含莲花座、金刚座)通高9.9米,铜质鎏金,坐南面北,仪态雄伟,法相庄严,她慈和地注视着远方,护佑着脚下的苍生。一座铸铁香炉,恐怕也得十多吨重。燃烧着的檀香袅袅升起,真的仿佛到了一个极乐世界。
阳光下她金光闪烁,远处的祥云缭绕。
夏天,郁郁葱葱,满山青翠。甘陶河静静地流淌着,水中倒映着山的英姿。
秋天以后,甘陶河也就断流了,只剩下鹅卵石,还有黄色的沙砾,一派萧条的迹象。
“大雄宝殿”院的左边是钟楼,右边是鼓楼。晨钟暮鼓,这是佛家修禅、敬佛,晨读、晚课的信号。大雄宝殿雄伟壮观,一派佛家气势。
大雄宝殿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模式,采用新颖结构,建成了一座一梁托九檩的宏伟大殿,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黄瓦盖顶、金碧辉煌。殿内正中三尊铜佛,金身闪烁,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观音堂阁高空悬,砖木结构,青瓦盖顶,玲珑别致,形似座桥。格内观音菩萨端坐中央,姿态庄重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