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户外活动中徒步应该是多数人喜欢的运动之一,一双舒适跑步鞋、一个户外生存包,就能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小北喜欢在秋末冬初的暖阳天,备起背包,潇洒走向未知的山野世界,探寻自然生命力的传奇故事,走遍林间小路、寻找残垣断壁的故事。
远望壮丽的山河奇景,脚踏神州每一片土地,赏山悦水是我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但是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才是徒步的最终目的,故有“徒步即修行”一说。
小北常年为深处在帝都的打工人物色周末短途徒步路线,走遍帝都周边超多山野和乡村,感受城市之外的生趣和魅力,虽然北京已到降温季,但是对于热爱徒步的旅友来讲,现在确实挑战户外徒步最好的季节,虽没有秋景山色的绚丽,也无春天山花烂漫的娇艳,但是冬季户外徒步有它独有的韵味。
今天小北就推荐两处适合徒步大神打卡的徒步路线,栖隐寺和鹿皮关。
01栖隐寺
在北京门头沟隐藏着这样一处神秘的破败寺庙,它有着恢弘的寺庙建筑,但是却没有繁盛的香火气息。远看寺庙建筑崭新大气,近瞧确实破败一场,如此不合常理的神秘寺庙就是——仰山栖隐寺。
它隐藏在万山之中,不被人所发现,故而没有繁盛的香火。这座不起眼的寺庙曾经却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其前身是距今超过一千五百年的隆寿寺。曾经还属于皇家寺院,但是其中大部分建筑最终还是毁于战火中,没有被完全保存下来,也是一桩憾事。
栖隐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细细算来距京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北魏太和年间建立的隆寿寺,也算皇家寺庙,经过千百年来的风霜刀刻,无情战火的摧残,如今只能看到最古的寺庙建筑遗迹。
在栖隐寺的右侧,还有金、元时期僧人的墓塔上百座,如今夜只剩余部分墓塔还在寒风中矗立。现在塔林里仅存的三座砖塔是名副其实的古物,其余都是后世新修的。
在墓塔的前方还有一段老围墙,依然挺立,但是破败的墙根已掩饰不住围墙的颓势,增添更多古寺荒芜的情景。
亲自到过这座寺庙的人,应该会真实地感受到,这里所呈现出来的废墟荒凉的气质,虽然这里的各种主体建筑框架已经完成,但是依稀还有些许历史的沧桑之感。
寺庙除了已现雏形的几座主体建筑,更多的是栖隐寺的角落杂草丛生,残垣断瓦;与周围山色融合让人感觉神秘的不像真实世界。
但即便如此萧瑟景象,也依然挡不住多数徒步者想来此徒步的想法,这里的山色风光也吸引了一大批户外徒步者前来,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了户外徒步必选路线之一。
栖隐寺的徒步路线极适合有一定户外基础的徒步人,此行我们从滴水岩-栖隐寺环穿,全程约11公里,累计爬升约600米,户外强度1.0,适合有一定户外经验的人群参加(18-55周岁),正常体力约5小时。
02鹿皮关
鹿皮关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白河注入密云水库的入口处,长城始建于北齐年间,因白河两岸悬崖峭壁山色斑驳好似鹿皮得名。这里群山碧水环绕,登上长城可远眺密云水库,有“京郊千岛湖”之称;可俯瞰白河,有“北京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美誉。
站在鹿皮关山顶,西侧俯瞰白河的U型转弯,颇似雅鲁藏布江转弯,向东南望可以俯瞰整个密云水库。
鹿皮关的秋景真的算一绝,虽然北京已到初冬,但是鹿皮关依然还有秋的意韵。黄叶、红叶零零散散点缀着山谷,徒步登高望远,好有一番野奢情趣。
当反穿山林,站在破败的城墙之上俯瞰阳光照射在白河流域的波光,大桥横跨白河水域,鹿皮关的美实属京郊难得一见,完美融合了“城之雄、山之野与水之秀”。
鹿皮关的徒步路线对于新手小白来讲或许有点挑战性,但是于徒步大神而言,这里是最佳的徒步路线。
整个徒步路线围绕着野长城而上,里程只有9公里,爬升也才400多米,但它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线,有半程路况相对复杂,尤其是城墙路段,堆积的碎石、杂草覆盖的路面都增加了徒步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户外登山经验。正如老话所说:“关近河流、易守难攻。”
户外徒步穿越线路:鹿皮关穿越,全程约9公里,累计爬升约800米,下降约760米,户外强度1.0,适合有一定户外经典的人群参加(18-50周岁),正常体力约6小时。(如遇雨雪天气将走折返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