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条历史文化街,它形成于元代,历经明、清、民国,延续至今,全长3.8公里。它汇集了皇家经典文化、中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和名人故居文化,堪称贯穿北京市中心的“文脉”。沿着这条街,可以逛妙应寺及白塔、历代帝王庙等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可谓“一街十景”。
著名的老舍先生曾在这里游玩一天,最后发出惊叹: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一条路!这里的美景,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够看的完的。当站在这条路上,极目远眺,感到当年先生所言不虚!她就是:阜景文化街!
首先说到这条街的定名,在地图上是查不到的。因为她是由多条街道组成的,她西起阜城门,东至景山,所以约定俗成的叫做阜景文化街。
北京有龙脉,因为那是真龙天子的所在,而这条文脉,里面究竟又包含了哪些?您有着不得不知道的精彩,您不得不了解的帝都文化。
一路沿途,临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4处,在街面和邻街还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1处。
在一条街和相邻处有如此众多的著名文物古迹和文化景观,是国内外其他地方所不能相比的。这充分说明阜景街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
1.鲁迅故居
这里是鲁迅1924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鲁迅先生在此期间,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门票:免费 周二-周日9:00-16:00(15:30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
2.妙应寺
北京人俗称白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门票:20元 (周三前200名免票) 9:00-16: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3.全国政协礼堂
始建于一九五四年,属欧式建筑风格,外型庄严、典雅、大方,内部厅堂华丽,是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一九五六年建成后,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活动在这里举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4.历代帝王庙
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乾隆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乾隆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历代帝王庙的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
门票:20元
5.广济寺
北京著名的佛教古寺之一,也是佛教协会的所在地。这里最为震撼的就是横长10米的《胜果妙音图》。描述的是佛祖说法的情景,在这个喧嚣繁华的都市地段,有这一处“佛门清幽净地”,让人的内心多了一处安放的地点。
不仅这里风景清幽,建筑更是令人称赞,这里布局严谨,整齐对称,寺中有院,错落有致。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
门票:免费
6.中国地质博物馆
这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成立于191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成为亚洲最大的博物馆。
其中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
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
门票:15元 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7.元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砖塔胡同因之得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
门票:免费
8.西四新华书店
西四新华书店所在的这栋楼是一座始建于1894年的老建筑,是慈禧太后为庆贺60岁大寿而兴建的庆寿工程。当时建了两座,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
当年慈禧去颐和园是从紫禁城乘马车出发至万寿寺码头座船前往,皇家马车的必经之路一就这里,当时有官兵在二楼为慈禧做瞭望守卫。虽已历经整整110年风雨,仍能显出不凡的气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号
9.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库教堂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门票:免费
10.国家图书馆分馆
国家图书馆分馆,(原北京图书馆)是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一座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曾接收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其中少数珍本图书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南宋“缉熙殿”的藏书。
据说,这里收藏的罕见珍本古籍有20余万册,其中主要是唐人写经,宋、元刻本,明初纂修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纂修的《四库全书》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门票:免费
11.北海公园
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在景山西侧、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
门票:10元
12.北海团城
位于北海南门西侧。元代时为一小屿,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规模和四周环境。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承光殿。
今天的团城,基本上就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
门票:1元
13.金鳌玉蝀桥
金鳌玉蝀桥原名金海桥,又叫御河桥,俗称北海大桥。它在团城脚下,横跨于北海与中海之间。宽8米,长150米。
桥的两端原有明代嘉靖皇帝所建的牌坊,桥东牌坊的匾额是“金鳌”,桥西牌坊的匾额是“玉蝀”,故称“金鳌玉蝀桥”。这座桥为石砌7孔拱券式,中心孔券面有浮雕兽头,原栏板均为平顶方形覆莲柱头望柱。整个桥身如同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是我国古老堤障式石拱桥的典型。
14.景山公园
景山,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阜景文化街的东起点。
据传,明代修紫禁城时曾在这里堆煤,故民间称为“煤山”。清代改名为“景山”,沿袭至今。景山建筑从总体布局到每座建筑都可以算得上是古代建筑中的佳作,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历史风貌的独特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44号
门票:2元
人们徜徉在这条街上,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彩、佳境相接的美妙画廊之中,足以从这条街上领略到皇家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水域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商业文化、街巷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的精髓。
这条有着“文脉”之称的大街越叫越响,每日迎候着大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到此观光游览,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尽显文化名街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