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附近,紧邻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有三座博物馆。其中,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于2023年9月15日正式开馆的。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遗产。
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为基本陈列,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展览分为五个主题,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和“民族觉醒”。通过这些专题,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历史的演变。
一楼:序厅,纪念品商店
二楼:专题一 文明起源
三楼:专题二 宅兹中国
四楼:专题三 大国一统、专题四 和融万方、专题五 民族觉醒
公益讲解时间安排:
每天有四场的定点讲解
上午场9:30、10:30
下午场13:30、14:30
预约方式:提前3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抢票时,可以提前复制身份证号。
观展时间:建议一天或半天时间,根本看不完。以后可以多来几次。
一层的序厅,走过历史大道,仰望星空。两侧是殷墟出土的马车以及人马骸骨。
2层是“文明起源”专题,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元谋人开始到现在,我们的先民在劳动中逐渐进步,学会了制作工具、驯养动物、种植植物,并创造了新的经济形态。
01大口陶尊
一进入“文明起源”的展厅,一眼就可以看到大口陶尊,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约公元前 4300~公元前 2600年,腹上部刻划一组符号,从上至下为“日、月、山”形,刻划符号意义重大,与殷商时期一些表意字的构成非常接近。很多观众会围着这件文物,讨论上面的符号。
02陶人面像
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一件陶人面像,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陶人面像的整体是镂空雕塑,男性面部形象,脸型丰满,黑彩描绘眉毛和胡须。为我们重现了远古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先民们的相貌。
03彩绘龙纹陶盘
这件陶盘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座高等级大墓之中,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年。上面的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褐色胎,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唇、沿面涂红,内壁用红彩绘蟠龙纹。是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文物的位置在展厅的后面。
04绿松石龙形器
这件文物现珍藏于“宅兹中国”展厅,源自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该遗址距今约3800年历史。此文物全长70厘米,由超过2000片形状不一的细小绿松石片拼接而成,单片绿松石尺寸介于0.2至0.9厘米,厚度约为0.1厘米。其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精湛的技艺以及庞大的体积,极为罕见,因此被誉为“超级国宝”。《诗经》有记载“龙旗阳阳,和铃央央”。
05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中国最早的“金镶玉”艺术品。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铜胎上铸出兽面纹,数百枚细小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上。
06象牙杯
这件象牙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高30.5厘米,由象牙根部制作而成。杯身上雕刻着细致的花纹,并镶嵌着绿松石。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07铜牺尊
盛酒器,器身是一只站立的怪兽。器物腹部两侧各有鸟形装饰。牺尊背部有盖,盖钮为站立的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底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意思是邓国的次子做的青铜礼器。
考古博物馆还会不定期的更换展览文物,在一层入口处,有“我们上新啦”的牌子,观众可以找找这些文物。如果找不到,也可以问问展厅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告诉文物的位置。
中国考古博物馆
地址:朝阳区体育场北路与北辰东路交叉口中国历史研究院1-4层
交通:地铁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D口(东南口)步行670米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