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楚国公李士瞻及其后人 ——东安第一世家寻踪”圆满举办

  • 2025-06-19 10:43:00
  • 文旅廊坊

前几日,廊坊市图书馆特邀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许振东教授,成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讲述生动的文化沙龙:元代楚国公李士瞻及其后人——东安第一世家寻踪。本活动吸引了近40名文史爱好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许振东教授首先从古东安地名的渊源及不同朝代的演变切入,详细解读了李士瞻由布衣名流至科举入仕及官封楚国公的人生轨迹,特别分析了其在元末重臣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间的纵横捭阖,对维持国家政局的稳定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文学成就方面,重点介绍了其《楚门述怀》《过雁荡山东行程一舍许》《坏舵歌》等作品,指出他应为我国古代海疆诗创作的第一人,十分值得重视。

李士瞻有四子,以李延兴(又名继本、守成)的成就最大。此人以师道尊于北方,河朔学者多从之,当时有“杨李毛焦胡,北方五丈夫”之说,其《一山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得到钱谦益、朱彝尊、陈田等的高度赞许。李延兴之子李东学高德尊,曾被召入文华殿为仁宗皇帝(朱高炽)讲《大学》。李东的长子李伸在容城县任教谕期间,曾建议将先贤刘因从祀程朱,其余绪影响至今;三子李侃在明初英宗被困土木堡之时,谏阻焚烧城外马草,有效免除了再次征敛给百姓带来的负担。后来,李侃又任山西巡抚、右佥都御史,曾名重一时,《明史》载有专传。所著《李都宪先生文集》中的《祭长兄文》《祭妻母文》《与诸子书》等篇,对了解相关人物的生平及家族传衍情况,具有重要价值;《送东安程大尹之任序》《送东安何贰尹之任序》《故通政司右参议施公墓志铭》是地方文化研究珍贵的材料。

李士瞻及其后人,给当地留存下非常多的文献与遗迹。多种方志载有其家族所建的都宪坊、联芳坊等。在县北五十里凤河之阳的李侃墓,乾隆八年(1743),新到任的知县李光昭曾命人密访,并撰《明中丞李公墓碑记》详细记其位置与状况,是考古挖掘值得重视的一个宝藏。

本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元代楚国公李士瞻及其后人的厚重历史,更增进了在座听众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感知与认同。通过许振东教授材料翔实、脉络清晰的讲述,廊坊本土文化与底蕴得到了更新地挖掘,将进一步擦亮我们的城市名片,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同时也为廊坊市图书馆的文化推广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