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隆兴寺的典故与传说

  • 2025-06-21 19:52:00
  • 正定县隆兴寺景区

隆兴寺典故与传说

1、山门的传说。

隆兴寺为什么没有山门呢?相传,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大将尉迟敬德监修龙兴寺,工程结束时,传来唐王要斩秦琼的消息,秦琼与尉迟恭是好友,尉迟恭为保本火速回朝,行至河南开封附近时,被施工的官员追上,问他山门修在何处?尉迟恭正心急如焚,未加思索,用钢鞭就地一指:“就修在这里。”于是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山门,至今正定还留有这样的说法:“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

2、大肚弥勒佛的来历。图片

据《宋高僧传》载,在后梁时,弥勒佛化身为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他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经常肩背布袋云游四方,教化群众,而且为人说祸福也非常灵验,甚得人们信仰,被世人称为“布袋和尚”。临终时曾作《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据此,人们认为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宋代以后,便按照他的形象塑成中国化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寺院的天王殿中,喜迎八方游客。

3、赵匡胤为什么要在正定铸造千手观音。图片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率军攻打太原,驻跸正定时前往正定城西唐朝大历年间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寺僧可俦法师对他讲,寺中大悲阁内原供一尊4丈9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五代后汉时,契丹攻打真定,大悲阁及铜像上半身毁于战火,寺僧用泥对佛像进行了修补。时隔不久后周显德二年,世宗柴荣诏令毁佛铸钱,佛像下半截铜身也被毁掉,僧众又用泥进行补塑。历经这两次劫难原来一尊好端端的铜佛便成了一尊泥像。可俦法师为恢复铜像金身,得到皇帝恩准,他说当年毁佛时,莲花座内发现有“遇显即毁,遇宋即兴”八个字。赵匡胤听了以后,果然为之所动,遂敕令在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

4、千手观音是如何铸造的?有着怎样的传说?

开宝四年(971年)七月二十日,三千名工役聚于隆兴寺,开始了这一浩大的工程。先拆去九间讲堂,挖地基于黄泉,留一2米深,边长13米的方坑,内栽7根熟铁柱,每根铁柱用7条铁锏合就,再用7条铁绳捆系,然后将方坑内注满生铁水,坚实的基础使佛像经受住了千百年来地震的撼摇。基础打好以后,其上立一大木为胎,先塑出千手观音泥像,制出内模外范,然后分七段接续铸造。第一段铸莲座,第二段至膝盖,第三段至脐轮,第四段至胸臆,第五段至腋下,第六段至肩,第七段至头顶。相传在铸佛像头部时,因为佛像太高,铜水没等提上去就凝固了,工程被迫停了下来,这时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正在观看这一工程,工匠们就请教他“老人家,您有什么好办法吗?”老人捋着胡子笑了笑说:“我已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说完,老人飘然而逝。工匠们便从他这句话里悟出了屯土的道理,采用屯土的办法很快就铸好了大佛的头部。据说,当时因佛像太高,为了便于熔炉推上去,土堆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坡度,一直堆到了三里之外,至今我们正定城东有个村子叫三里屯。

  • 编辑:张祥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