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易水,身隐太行,这座小城太适合在夏日小住几天了~

  • 2025-07-15 17:52: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当2025第二届中国乡村音乐大会“山水绿境篇”的旋律奏响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燕赵大地上一方被时光与自然深情雕琢的宝地——易县这里山水如诗,古韵悠长是音乐与心灵契合的共鸣之所。

Part.1绿色秘境的天然乐章

何以销烦暑寻绿山林中

易县这座流转千年的小城夏日,是被清风酿透的绿色秘境现在去刚刚好。

狼牙山「 红色印记,绿意满山 」

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绚烂,是一座“北方小黄山”;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英雄山”。

夏季平均气温仅26-28℃,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山间植被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极高。

漫步于此,清凉的山风裹挟着五勇士的故事扑面而来,让我们在山水间寻找“绿色”自由的同时,就撞进“红色”的怀抱里。

千佛山「 山水相依,消暑胜地 」

千佛山,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5680公顷,森林覆盖率95%,平均海拔650米,最高海拔1122.6米,素有“京西大峡谷”之美称。

这里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草木舒展,尽显静谧而醇香的韵味;山高云逸,翻涌着触手可及的绿浪......漫步其中,邂逅一段悠然的夏日时光。

云蒙山「 云蒙叠翠,朝晖夕阳 」

云蒙山,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总面积40平方千米,由77道山峰、33道峡谷组成,顶峰海拔1120米,是看日出、看夕阳、云海的好地方。

早晚时分,山上雾海茫茫,颇为壮观。从山顶往下望,山峦叠嶂,密林古树,古“易州十景”中的“太宁叠翠”和“西陵八景”之一的“云蒙叠翠”都是说的这里。

洪崖山「 壁立万仞,古朴恢宏 」

洪崖山,风景优美、山势险峻、松柏常青、溪水环绕。山顶积雪经久不消,蔚为壮观,山脚下的“神湖”(马头水库)湖水清澈、碧波荡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洪崖山增添了几分仙气。

山上有丹霞洞、喷云洞、朝阳洞等著名山洞,每个洞都有美丽的传说。藏于山中的宫殿庙宇,与周围林木相互掩映,伴着鸟鸣和丝丝交谈声,让人颇感清幽静谧~

水瀑沟「 林木葱郁,悬崖飞瀑」

水瀑沟全长7华里,河如玉带,泉水清澈如碧,林木茂密、藤蔓缠绕、青山连绵,步步皆景。

踏入水瀑沟,仿佛闯入了一幅清新的水墨画。二十多处形态各异的瀑布,宛如散落人间的珍珠,各有各的风情;山涧里,溪流如灵动的丝带,奔腾而下,撞击着岩石,溅起层层晶莹的水花;林木郁郁葱葱,藤蔓相互缠绕,沿着山体肆意生长,为峡谷增添了一抹浓浓的生机与野趣。

龙西公路「 串联山水,一路皆景」

恋乡·太行水镇至狼牙山龙门湖风景区,由龙西公路联通,全长约23.7公里,沿途峰峦叠嶂,道路蜿蜒。

穿行于山水之间,美丽山村点缀其中,途经之处,野趣横生,山花烂漫,有“绿廊花谷龙西路”之称,被骑行爱好者誉为“易县最美公路”,是无限次经典打卡路线。

Part.2水墨丹青的流动诗篇

在易县安格庄村易水湖沿岸山峦连绵天上飘浮的云海与流淌不息的易水交相呼应形成一幅自然画卷被称之为“现实版《千里江山图》”。

安格庄村「 枕水而居,田园诗歌 」

安格庄村始建于明代,因为首居者为安姓,故名安家庄。到了清代,改名为安格庄。它位于荆轲临水而歌的易水河南岸,几百年来,山外已是沧桑巨变,这里却依然风景依旧~

行走在夏日的安格庄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青山相映,路边鲜花肆意绽放,属于大自然的清香萦绕鼻尖,属于田园的旖旎让人目不暇接。

依山傍水的安格庄,是远近有名的长寿村。行走在村落,于福寿书院与休闲的老人忆过去、话未来,老人幸福的笑容直击人心!它建有易县首家村史馆,设计造型主体为船型,充分体现了安格庄村的生态水乡特色,成为村民、游客走进安格庄村历史的一个风情渡口~

易水湖「水墨诗画,北方“小桂林” 」

泛舟易水湖上,目之所及是“太行巍巍,波光粼粼”的自然美景,撒贝宁不禁在CCTV-1的《山水间的家》中感叹:“这就是《千里江山图》,又是青绿,又是水墨。”

易水湖的易水,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那个易水。千年流转,它的壮怀多了几分碧波荡漾的柔情。

游船畅游易水湖27平方公里的湖光山色,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老子峰如同天降奇峰镶嵌于湖面上,雄奇险峻......乘船泛舟,纵享山水间的静谧时光。

恋乡·太行水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步行在热闹的恋乡·太行水镇,青砖灰瓦的建筑风情满满,它是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夏日的恋乡·太行水镇,悄然铺开一卷流动的清凉。青石、流水、微风、笑语......共同调和出夏日最沁人心脾的避暑秘境。

太行风情、国潮演绎、乡野自然、舌尖盛宴、璀璨夜色、实景演绎......此时节的它邀你来赴一场独特的夏日之约。即日起,每天下午三点(每周一除外)的太行水镇泼水节,带你解锁N种消暑新姿势。

Part.3古建历史的时空回响

易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这个夏日让我们一起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感受保定的历史文化在古老的气息中陶冶情操。

北福地遗址「 远古先民,智慧密码 」

位于保定易县西南12.5公里处中易水河北岸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米左右,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为主体,其次还有商周、战国、汉代和辽金等诸多时期的零星遗存。

通过三次发掘,出土遗物种类丰富,有陶器、石器、玉器等器物近万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北福地一期遗存房址及出土的人面雕刻陶片等是此次发掘的新发现,为研究早期新石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北福地遗址考古成果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燕下都遗址「 和光悠古,幽燕余响 」

是燕文化标志性遗存之一,位于保定易县东南部,距县城中心4公里,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一座大型都城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

遗址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二城,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郭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达103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城濠、夯土建筑基址和遗迹、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遗址、河渠遗址。遗址区内已探明手工业作坊及居住遗址30处、夯土建筑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遗迹14处、古墓葬34座、古城墙8道约36公里、古河道4条、排水管道1条,出土文物总量约10万余件,主要是陶、铁、铜、金、银制的建筑构件、生产用具、礼器、兵器、货币等。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战国铜人和大铜铺首衔环被专家定为国宝。

燕下都遗址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十一五”国家100处重大遗址保护名录;2021年被列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全国150处大遗址名单,同年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燕下都遗址被列为我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清西陵「 殿宇森严,古松参天 」

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清朝皇家陵寝建筑群,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朝的帝王后妃和王爷、公主、阿哥80余人。

清西陵的每一处建筑都在诉说着清朝百年的历史,竭力地为世人展示着清朝绝唱。雍正的泰陵——清西陵的首陵,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建有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品”字形石牌坊。嘉庆的昌陵——清西陵中唯一有神道与主陵相接的陵墓,其皇后的昌西陵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道光的慕陵——建造极为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建有世界最大的金丝楠木雕龙隆恩殿。光绪的崇陵——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帝王陵寝,是清西陵唯一开放地宫的陵寝。

它具有极高的史艺价值,同时山川秀美,景物天成,自然环境极具亲和力。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清西陵永福寺「 清幽静谧,御用寺庙 」

清西陵的永福寺,建于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整个寺庙的建筑依随地形高低而营造,远远看去布局集中,层次分明,红墙黄瓦,雄伟壮观。

踏入清西陵永福寺,喧嚣与燥热似被一道无形的界碑隔绝在外。重重殿宇在浓得化不开的古柏绿荫里静卧,飞檐划破炽烈的天光......盛满了夏日最幽邃的清凉与禅意。

清西陵松林古道「 太行步道,宝藏路线 」

这是一条可深度体验清西陵皇陵建筑特点、畅享古松林康养资源、品味民俗文化的满族风情徒步路线。

起点为清西陵泰陵停车场,终点为豹子峪村,主要由山路、村道组成,长15.5公里,最佳徒步时间为每年4月-10月。

该徒步路线串联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清西陵,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松林,永宁山,千亩栗子林等文旅资源,穿越豹子峪、太平峪、五道河等特色民俗文化村。道路沿途拥有首批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听松书院及特色民宿7家,总接待量约185人;饭店5家,总接待量400人;方便游客吃住、停车等服务设施齐全。

Part.4古塔凌霄的凝固音符

古塔是一种宗教建筑是一种景观艺术

是一份独特而深刻的文化记忆在易县,古塔特别多每一座塔都见证了一段历史。

荆轲塔「 义士荆轲,气冲霄汉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易县易州镇荆轲山村西的荆轲山上,为原圣塔寺内建筑,故名圣塔院塔,为纪念古义士荆轲所建又名荆轲塔。

该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明万历、清康熙年间均有重修。塔为八角十三层,塔刹高3.5米,通高25.36米,砖石结构,下有莲花仰托,上有舍利子封顶。

观音禅寺塔「 千年往事,燕太子丹 」

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燕子塔。民间传说,此塔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该塔现为砖结构,通高16.5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建筑。塔基为束腰砖座,束腰雕有花纹。

首层塔身南面辟门,东西北三面做砖雕假门,斜面为直棂假窗,檐下出四铺作斗拱,做出椽飞,檐部以黑筒板瓦封顶;二至十一层塔身较短,檐下出四铺作砖雕斗拱,塔檐由上下各三层叠涩砖砌成;十二层和十三层塔身较高,南面为门,北面原嵌有石佛,其他各面为素面,塔顶为布瓦顶,上接莲花座。

镇陵塔「轻身重义,樊於期 」

又称血山塔,位于易县高村镇血山村东北的血山上,相传为战国秦前大将樊於期自刎之处。建于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即元代中期,塔基残破处发现了辽金时期的沟纹砖,对该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参考依据。

塔为方形,三层,砖石结构,通高约7米,占地面积9.4平方米,塔基座用长石和碎砖砌垒,残破严重,第一层南面辟门,东西二侧辟假窗,塔室内原有石佛,现已不存,以上三层出檐均为下叠涩七层砌垒。

黑白双塔「易水典故, “羊左之交” 」

两塔相传是为了纪念羊角哀左伯桃所建。羊左之交是八拜之交之一,用来比喻舍命之交的朋友。

黑塔白塔

黑塔,原名通觉寺塔。始建于元代,位于县城西南六华里,高村镇西市村的西山上,是为纪念左伯桃而建,据易县志记载,黑塔为四角方向,砖结构,塔高十三米。白塔,位于易县高村镇八里庄村北海拔346米的山顶上,与荆轲塔遥遥相望。该塔始建年代史志均无记载,根据塔的造型推断应为唐代建筑。该塔呈方形,三层,砖石砌垒,通高约13米,基座占地面积16平方米。须弥塔座,束腰,有卷草、花卉等砖雕图案。

双塔庵双塔「双塔遥望,相映成趣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的云蒙山半山腰上,始建于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保定文旅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0:400/000:00/00:40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0:4000:40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心归易水,身隐太行!这座小城太适合在夏日小住几天了~ 观看更多转载,心归易水,身隐太行!这座小城太适合在夏日小住几天了~保定文旅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双塔庵原有僧房、佛殿,现已毁,仅存双塔。北塔位于南塔的北偏东方向,八角十三层密檐式,高16.31米,塔基为砖砌须弥座,第一层辟券门;南塔为六角三层,高11.93米,距北塔40米。

千佛宝塔「 雕刻纹饰,精致华美 」

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塔峪村南,龙门湖北岸。千佛宝塔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建。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9.5米,由塔胯、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保定文旅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0:340/000:00/00:34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0:3400:34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心归易水,身隐太行!这座小城太适合在夏日小住几天了~ 观看更多转载,心归易水,身隐太行!这座小城太适合在夏日小住几天了~

塔座为砖砌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缠枝花卉。须弥座上承勾栏,勾栏也为砖雕人物、卷草、花卉,麒麟、马、鹿、狮等动物,栩栩如生。塔身共七层,第一、二、三层南面辟门,可以攀登,四层以上为实心塔。

Part.5文博场馆的深度和弦

博物馆、非遗体验馆......从千年底蕴到科普创新从非遗文化到易水新韵易县的文博场馆无不诉说着贯穿古今的故事

易县博物馆「 穿越千年,触摸历史 」

位于易县城西2.5公里处,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集中展现了易水河畔8000多年的历史文化。

陈列以“易水长歌”为主题,分设先民足迹、燕国风范、郡县之制、雄关福地、气壮山河、梦想起航、易州流风、易州遗珍8个部分,展出文物500余件(套)。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 气壮山河,英雄赞歌 」

坐落在狼牙山脚下,由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馆名。

馆内陈展着历史资料、图片、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年代军民的英勇斗争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灭绝人寰的滔天罪行。

狼牙山文化博物馆「 沉浸了解,本地文化 」

位于易县狼牙山下东西水村,展陈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俗文化、展示奇石魅力”为主题。

博物馆通过文物、历史图片、雕塑、超写实硅胶人像、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狼牙山深厚的文化内涵。

易水非遗体验馆「 亲身体验,古老技艺 」

暨易水砚艺术馆,位于易县城西2.5公里处,毗邻易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易水砚非遗雕刻技艺培训、研学体验、研发生产、展览展销、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易水砚非遗文化传承馆。

荣获第一批“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体验基地”等多项荣誉。

易县绞胎瓷博物馆「 “瓷中君子” ,巧夺天工」

位于易县城西,藏品主要为学院派陶艺家张保军的原创作品,现收藏304件。

藏品创作时间跨度大、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工艺研究和历史价值,主要包括仿古绞胎瓷、现代绞胎瓷、收藏级绞胎瓷及实用绞胎瓷。

Part.6三餐四季的风味交响

美食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讲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品一座城市首先要从味道开始易县的美食有着属于它的独特味道值得细细品味。

清西陵满族风情菜「 农家版的“满汉全席” 」

到了易县清西陵,不得不品尝的一种特色菜系是满族风情菜。

它继承宫廷菜肴的特色,又注重吸收融合、取材广泛、选料严格、讲究作工,注重口味、营养、色彩的科学搭配。蒸羊羔、蒸鹿尾儿、晾肉香肠、旗肠和肘花都是特色菜,其中蒸鹿尾儿、旗肠曾是慈禧太后的最爱。

恋乡·太行水镇风情小吃街「 中国吃货,美食图鉴 」

专门为全国“吃货”量身打造的特色美食体验街区,有当地特色非遗美食,也有其它地区的风味小吃,小吃品类多达百余种,让你在这条街区便可尝尽天下特色美味。

历经岁月沉淀的非遗美食,令人流连的老字号......它们传承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演绎着氤氲千百年的人间烟火,历经岁月更迭,文化与美食不朽。

狼牙山烤全羊「 “黄金盛宴”,农家美味 」

在狼牙山附近,有很多特色农家院,经济、实惠、有特色。

狼牙山烤全羊,一般用不足一年的山羊,烤出来的肉质色泽金黄、鲜嫩不腻口。

易水湖野生鱼「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

易水湖盛产花鲢、草鱼、白鲢、甲鱼、小龙虾等品种。它干净的水质,造就了这些野生鱼虾类的优良品质。

这里的花白鲢个头肥大,肉质紧实细嫩,用来做鱼头泡饼,绝对吃过一口,就难以忘怀;易水湖小油鱼焦嫩酥脆、椒盐味、香辣味入口难忘,余味绕梁......每一道美食都让人回味无穷。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 沿袭百年,传统风味 」

有酥脆、口味微咸、形状呈圆鼓状、纯手工缸炉烤制的特点,口感独特,香酥可口。

它利用“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制作食品,方法独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Part.7枕山宿水的诗意栖居

民宿串联起旅途的诗和远方是每个人理想生活的真实投射来易县游玩一定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民宿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听松书院「 艺术之光,点亮乡村 」

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位于保定易县清西陵古松林海边,从初生就有繁华褪尽后的朴素与宁静,书院建筑有着素灰的外观和舒缓的反宇屋面。

进入听松书院,目光所及之处,每个细节都汇集着设计者的小心思,这里有听松特制的文房、书画案以及可免费借阅藏书的阅读空间。听松客可在静谧的空间里自在惬意,享受独属于自己的心灵滋养时光。

回山里民宿「 绿树成荫,回归自然 」

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位于保定易县紫荆关镇紫荆关长城脚下的坡下村大响水山谷中,自然环境独特,终年溪流潺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原生态纯自然,别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回山里的每栋建筑都是将老院落用石、木、土、砖等本地材料搭配传统工艺改造而成的。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房屋原有的形态。

恋乡·太行水镇保定小院「 特色小院,栖居美学 」

水镇内的“保定小院”系列,已开发运营近百套,临近易水河畔,庭院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山水之间尊享康养度假生活。

易水暖客栈、风清扬民宿、桃源民宿、小筑民宿、遇榴火客栈、十二行诗客栈、花见客栈......一座座民宿客栈,藏着最诗意的时光。

工业简约风、国风、文艺风......不同风格的民宿客栈都各自展示着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让人在山水田园中享受完全不同的舒适惬意。

当2025乡村音乐大会的旋律在易县的“山水绿境”间流淌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食一宿都在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邀您在山林的绿意里,在湖光的潋滟里在村落的悠然里,在古塔的剪影下在历史的余韵中,在美食的芬芳间在住宿的安然间......聆听大地与时光共同谱写的华美乐章找寻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

惊艳亮相!无数个你,就有无数个不一样的保定

  • 编辑:田建萍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