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西城 | 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出发

  • 2025-07-21 09: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超三千年的建城史,八百七十余载建都岁月,北京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色,又是潮流的国际都市,恢宏而不失细腻,厚重而兼具轻灵,值得你我细细端详,深度奔赴。

游玩北京,漫步西城。作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北京营城建都肇始之地,西城等你品味其无尽惊喜、领略其独特魅力。

北京建都纪念阙

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定在北京,取名“中都”,寓意其居五京之中、天地之中。金中都的确立,令北京完成了由“城”到“都”的身份转换,从此,北京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拉开了后世建都于此的历史序幕。金中都的皇城和宫城都位于今西城区界内。这正是西城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有力说明和深刻体现。

2003年,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年,原宣武区政府在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东侧修建一座高12米的“北京建都纪念阙”。

北京建都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这座纪念阙由座基、柱身、顶盖三部分组成,占地760平方米,阙高12米。

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阙身南北两面刻有“金宫殿故址”五个金色大字,西面是原宣武区人民政府《北京建都纪念阙记》,东面则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北京建都记》。地面基底四边为斜坡,南边斜坡上刻《金大事记》,北面斜坡刻《北京建都记》。花岗岩基座四角之上为四根高850厘米青铜柱,寓意建都850周年。

纪念阙顶部为青铜斗拱造型,象征金中都宫殿。

地址:营城建都滨水绿道

金中都公园

2013年,为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在金代皇城南门至宣阳门故址之间的金中都都城遗址范围内,修建了金中都公园。

公园位于菜户营桥东北角,占地面积约5公顷。依河而建,依托原来的地势随高就低,随弯就势,保持了原先的地形地貌,精致的园林建筑,步移景异,相互渗透。

内部的建筑装饰均以金代风格为特色,体现“唐风宋制”的营建法式。由南到北分别设置了城台掠影、营城建都、金人游牧、主入口广场、宣阳驿站五处景点,串起金文化中的诸多历史节点。修建了滨水绿道,周边绿植遍布,亭台、步道等设施齐备,可锻炼、可歌舞、可阅读,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 

在这个“室外博物馆”中漫步,仿佛游走于历史文化的长河,领略800多年前北京作为“金中都”的风采。

地址:广安门南街64号

万宁桥

万宁桥,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大运河漕运体系与北京中轴线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交汇点。它位于元大都城的中心,是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

原为木桥,后改建为单孔拱券石桥,长34.6米,宽17米,古朴厚重。桥栏雕石狮莲花望柱,桥下设镇水兽,承托漕运繁华与镇水愿景。元代时南方粮船经此入积水潭,催生大都商业盛景。桥体历经修缮,仍担城市次干路重任。

万宁桥不仅是漕运要道,更是北京中轴线的原点坐标之一。元大都城在规划时,以积水潭东岸的万宁桥为基点,向南北延伸画出城市中轴线。

“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万宁桥目睹了700多年前繁盛的大都漕运,更见证着今日首善之城的恢弘气象。

地址:地安门外大街与帽儿胡同交叉口南20米

什刹海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申遗成功,不仅丰富了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而且将会进一步促进并推动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北京成为国内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北京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城市,漕运终点位于西城区北部的什刹海。什刹海在元代称海子(海子的前身为永定河古河道的一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今积水潭)组成,水域面积约三十四公顷,是一处风光旖旎、深得人民喜爱的市井宝地。

什刹海观荷节“荷外有荷”珍品展正在展出中,将持续至7月25日,展览免预约、免费入场。

欢迎广大市民游客来到什刹海,到荷花市场逛心仪好物、赏古风巡游,来前海茶馆品一盏清茶、赏珍稀荷花,感受花间流淌的东方美学与福运吉兆。

展览信息

地点:地安门西大街49号海清苑前海茶馆

展期:7月18日至7月25日,早10点至晚9点

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是以北京城南隅的燕京名胜陶然亭为中心规划设计修建的一座城市园林。占地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坐落在这里。

陶然亭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意,题“陶然”二字为额。

陶然亭位于元代所建慈悲庵内,地势高亢,周围塘泽错落,蒲渚参差,野趣盎然。清初以来,京都名流多喜在此游憩、题咏。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

金后灭辽,攻占燕京城。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改名中都。金中都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创了北京建都史。据考,金中都的东墙约在今四路通以北到红线胡同一线。如是,则陶然亭地区应在金中都城内。

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联合打造的2025北京公园艺术季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陶然亭公园作为此次艺术季的参与单位之一,为广大市民游客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夏日活动。

地址:太平街19号

白塔寺

白塔寺,又名妙应寺。白塔高约51米,通体洁白,砖石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组成,其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

它的历史,可追溯至遥远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特地聘请尼泊尔匠师阿尼哥,在辽塔遗迹上精心建造了这座白塔。白塔建成后,成为当时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也见证了元朝的繁荣昌盛。元末,一场无情的雷火席卷古刹,熊熊烈火中,寺院建筑大多化为灰烬,唯有这座白塔凭借着坚固的结构和独特的设计,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明代天顺元年,寺院得以重建并改名妙应寺,此后历经明清两代的不断修缮,才形成如今的规模和风貌。

白塔是阿尼哥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北京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元大都文化遗存,也是中尼文化交流史上传世的一处珍贵古建筑。

“物泽天华——唐卡艺术与天然颜料展”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中国地质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联合主办,正在白塔寺管理处大觉宝殿展出。

展览分为中华绘画艺术的独特瑰宝、天然颜料的艺术表达、独特的绘制技艺三大板块,聚焦唐卡的核心题材、颜料选制工艺及文化意义,既展现了天然颜料对唐卡艺术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也通过画师的高超技艺,传递出他们对宗教与艺术的虔诚追求。这不仅是艺术爱好者领略唐卡魅力的难得契机,更以唐卡为载体,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凝聚故事。

展览信息

地点:阜成门内大街171号白塔寺处大觉宝殿

展期:6月14日至10月19日

7月1日至8月31日:每周二闭馆,不开放

9月1日至10月19日:每周一闭馆,不开放(10月6日除外)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