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这座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城市,与京津毗邻,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既散发着繁华都市的现代气息,又保留着传统古城的独特韵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食天堂,品尝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1、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是保定美食的金字招牌,名满燕赵大地,广被各地吃货熟知,是外地朋友来保定必打卡美食。
保定人亲切地称之为“驴火”,其做法非常讲究,上等面粉和成柔软面团,再抹上驴油酥,制成圆形饼胚,先烙制定型,再入炉烤制而成,驴肉用当地的太行驴肉为主料,经过老汤和香料的卤制,香味浓郁,肉质软烂,剁碎后夹入火烧中,咬上一口,外脆里嫩,满口肉香。
2、牛肉罩饼
如果说驴肉火烧是保定的快餐之王,那么牛肉罩饼则是其传统小吃的另一瑰宝。
精选上等牛肉,慢火熬制数小时,直至肉质酥烂,汤汁浓郁。再将薄如蝉翼的烙饼切成细丝,覆盖在热腾腾的牛肉汤上,饼丝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变得软糯又不失筋道,搭配牛肉的醇厚,一碗下肚,暖意融融,回味无穷。
3、白运章包子
白运章包子因其皮薄馅美,成为当地早餐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回民街的深处,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包子铺,自1919年至今,一直守护着那份独特的味道。这里的包子,皮薄如纸,透光却不破,馅料以牛肉与羊肉精制而成,口感松软。
每当清晨时分,当地的老街坊们便会排队等候,品尝那标准的早餐搭配:二两包子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
4、锅包肘子
锅包肘子也是保定的一道传统名菜,由高阳厨师创制而成,有着140余年历史,后来还入选为宫廷御膳。
这道菜选用猪后肘,先放入卤汤中炖煮入味,再去皮,撕成厚片,挂上脆皮糊,下锅炸制而成,配上槐茂甜面酱、葱丝、黄瓜丝、春饼,吃起来丝毫不逊烤鸭。
5、炸酱面
炸酱面是保定的传统主食之一,以面条和炸酱为主要原料。这道菜肴的特色在于炸酱的制作,选用猪肉末和黄酱一起炒制而成。
炸酱面口感香浓可口,面条爽滑劲道,炸酱香醇浓郁,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主食。在保定的街头巷尾,随处可以见到卖炸酱面的摊贩,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一道传统主食。
6、骨渣丸子
骨渣丸子是保定、沧州等地的特色名菜,在外地很少能吃到。
骨渣丸子做法比较特殊,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再加入少量月牙骨,剁成大颗粒,倒入葱姜水,搅打上劲,放入适量红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团成丸子,下锅炸至金黄即可,再回锅炖制入味,吃起来咸香美味,软中带脆。
7、金丝杂面
金丝杂面是一种河北保定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金丝杂面属于绿豆面。绿豆、小麦、芝麻磨成细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饧置。
将饧好的面团擀成薄纸一样的大面片,略凉至不干不湿,折不断,卷不沾时,叠起切细丝。色黄透明,形如金丝,存放期长,耐煮不烂,清香爽口。
8、酥鱼
酥鱼又称骨酥鱼,是一道河北省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冀菜。鱼酥烂,味醇香。
起源于中国骨酥鱼之乡河北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初年被太祖赵匡胤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制作骨酥鱼,关键在料窨和秘制核心料。
9、总督豆腐
总督豆腐,一道流传于官府的美味佳肴,背后蕴藏着一个与清朝重臣李鸿章相关的故事。此菜以家常豆腐为基础,再巧妙融入干贝、虾籽等珍稀食材,成就了这一经典名品。据说,李鸿章品尝后赞不绝口,总督豆腐因此而得名。
如今,这道豆腐的制作仍以肉馅和豆腐为主要原料。上佳的豆腐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轻盈入口,只觉软嫩与鲜味交织,让人回味无穷。总督豆腐,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传承。
10、雪花酪
雪花酪又称土法冰激凌,是一道传统小吃,据说在明朝时期,皇宫之内的秘制冷食,因当时明朝的皇室非常喜欢食用这个饮食,所以就在民间流行了起来。
雪花酪主要由冰块、蜂蜜、酸梅汁、果脯等食材制成,十来块钱一大碗,最多能加六种小料,夏天来上一碗,清凉解暑。
保定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