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楼
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宣化标志性古建筑之一,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博士在著名的《东阳建筑史的研究》中,曾把清远楼作为典范向全世界做过介绍。
站在清远楼下仰望整座建筑,她建在一座8米高的墩台上,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木结构楼阁,墩台下的十字券洞分别与南昌平、北广灵、东定安、西大新四门相通衢。
推开东、西方向的栅栏来到楼下的券洞,赫然可见深深的古代车辙印,深处竟达30厘米,还有那券洞顶上的八瓣莲花图造景,不仅是宣化百年历史的见证,也是宣化曾经络绎不绝走外蒙商道的见证,共同记载着宣化在久远年代里川流不息的繁华。
顺着西边小券门的青石台阶,可到达一楼平台,顺势先将古城四周的美景揽入怀中。接下来,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结实小巧的梁枋斗拱,富丽堂皇的重檐斗角。傍晚降至,一阵微风佛过,风铃叮当,沙燕旋绕齐鸣,笼罩在夕阳余辉下的清远楼,好似一幅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之图画。
二楼设有游廊,著名的重约万斤的宣府镇城钟便悬挂在此,距今已有470多年,源于民间传说,钟声敲响,声音可传方圆40余里。敲上三下,便可祈福,一声平安幸福,二声吉祥如意,三声通达亨顺。
地址:宣化区钟楼东街
电话:0313-3239985
开放时间:8:30-11:30;14:30-17:00
公交线路:1路、特1路、8路、10路
镇朔楼
镇朔楼又名鼓楼,位于清远楼以南200米,是钟鼓楼仿古一条街的另一地标性建筑。该楼于宣化大规模展筑时兴建,由于当时镇守宣化的总兵挂有“镇朔将军印”故而得名,而在全国62员总兵中配挂将军印的总兵只有8位。
据说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巡幸宣化,看到宣化位置险要、军民团结、气势如虹,龙颜大悦,回到京城便写下“神京屏翰”四个大字,命令直隶总督那苏图悬挂于镇朔楼上,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至今仍在。
镇朔楼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建于墩台之上的重檐九脊歇山顶式建筑,整座建筑气势雄浑、庄严。二楼原设有报时的漏刻、鼓角,与钟楼形成晨钟暮鼓,如今是一面复制的大鼓放置在那里。
地址:宣化区鼓楼底
电话:0313-3239985
开放时间:8:30-11:30;14:30-17:00
公交线路:特1路
拱极楼
昌平门拱极楼位于宣化古城最南端,拱极楼是宣化至今唯一留存的城门楼和重要的出入城门户。
宣化古城原有七座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南之变”举兵南下时,驻守宣化的谷王朱橞封闭了三座,只留下四座。而今东、北、西等门已经在历史的变革中渐渐消失,只有南面的昌平门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拱极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与宣化古城墙共为城防设施,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拱极楼上下两层,通高14.8米,建在9米多高的城墩台上,下有南北走向券洞,与清远楼、镇朔楼成一条轴线。除了与其它城门一样在城外设有瓮城、月城、沟堑、吊桥之外,拱极楼还建有关城,是宣化城门中唯一带有关城的城楼,是规制最高,防御能力最强的一个城楼。
地址:宣化区南门口
电话:0313-3239985
开放时间:8:30-11:30;14:30-17:00
公交线路:特1路、1路、2路、10路
宣化古城墙及大新门
宣化古城墙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十大著名古城墙之一。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曾视宣化为第二故乡,他在回忆《北京人》写作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由远远城墙上断续传来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在凄凉的空气中寂寞的荡漾。我这种印象并不是在北京得到的,而是在宣化。”曹禺先生就坐在宣化的古城墙上,听着远方传来的号角声,回忆儿时与母亲的美好时光。
2006年,宣化区委、区政府开展“爱我宣化、修我古城”活动,对大新门城楼及部分城墙进行维修,经过两年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宣化部分古城墙的修复工程。修复后的大新门城楼再现了宣化军事重镇的风貌,为下一步更好地保护古城其它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地址:宣化区城区
电话:0313-3239985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9:00-11:00、14:00-17:00
公交线路:1路、7路、8路
马宅
宣化的民居住宅整齐规矩,具有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同时又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目前在现存的民居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居便是马宅了。
马宅原本是清代富商马氏修建的一处私家宅院。这个晋商出身、曾来往于茶马互市、后定居宣化的商人,生意遍布全国各地,经过几代人的经营,马氏逐渐成为了宣化知名的大户人家。
如今位于观后街的马宅虽没有了往日的兴旺,可留存下来的建筑群落仍是人们驻足观望的地方。马宅是一处四进四合院的中式庭院建筑,现存房屋100多间,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第一进院为外宅,是仆人和留宿客人的地方;第二进院是供奉祖先的祠堂;第三进院是主人的生活区;第四进院是规模较小的存放物品的仓库用房;最后面是整个建筑最漂亮的地方——后花园,是家族娱乐、起居、游宴之所。宅院的房屋以中国传统硬山式和卷棚式为主,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为装饰,影壁、花墙、亭子点缀其间。
尽管马宅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华和昔日的光彩,但是,这里依旧充满着传奇和庄重,它是古代先人智慧和创作的结晶,是宣化商人曾经繁华生活的见证。
地址:宣化区大北街
电话:0313-3238205
公交线路:1路、3路
五龙壁
五龙壁砖雕是一座以五条巨龙为主题图案的砖雕影壁,俗称五龙壁,位于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校园内。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是全省唯一一处以影壁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建筑。
五龙壁砖雕是原弥陀寺的一部分。弥陀寺建于元初,毁于元末,明宣德年间重修,明代中期和清代早期扩建。弥陀寺在宣化近百座寺庙中名气高、年代早、规模大,至今民间还有“先有弥陀寺,后有宣化城”的传说。
这座有着260余年历史的迎门座山式影壁坐东向西,砖雕仿木结构,通高5.5米,宽4.02米,主题图案的五条蛟龙升腾于云涛雾海之间,向人间播散甘露,周围的飞禽走兽以及花鸟与五龙图一起,构成一幅古色古香又意蕴生动的美好画卷。整个建筑采用磨砖对缝砌成,无论从构件上,还是布局上都是美轮美奂。加之整幅影壁采用了浮雕、透雕工艺,将图案凸显出来,从而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
地址:宣化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院内
电话:0313-7065317
公交线路:7路、8路
时恩寺
在宣化巍峨的鼓楼脚下,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古刹,她就是古城众多佛寺中的一座,名叫时恩寺。历史上的时恩寺始建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规模宏大,三重院落,纵深百余米。从南至北依次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东西佛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普贤殿、禅房等建筑组成。时恩寺大殿为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顶造型,并出抱厦形式连接前殿,成为面积达到35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斗拱飞檐显示了时恩寺大殿的与众不同,龙凤彩绘显示了时恩寺大殿气度非凡,建筑恢弘,古刹庄严。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在参观了时恩寺之后曾撰文指出,宣化历史悠久,古代庙宇众多,时恩寺大殿有着15世纪甚至更早的建筑风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地址:宣化区鼓楼底
电话:0313-3239985
公交路线:特1路
立化寺塔
在宣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佛教古塔,她就是宣化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塔——立化寺塔。随着日本佛教日莲宗多次组织信徒来此祭祖朝拜而引人注目,名声渐起。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原建于立化寺内,在当地上百座庙宇中立化寺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寺院。历史文献中关于立化寺的记载不多,其中的很多资料都没有提及创建年代。直到1936年,日本人岩田秀则在北京东安市场购得日持上人遗物十余件,通过调查打听才得知这些遗物都是出土于宣化立化寺塔下。结合遗物中的文献以及日本国内文献的记载,立化寺塔的创建年代和日持上人后半生经历之谜也随之揭开了。
立化寺塔建在寺庙的最北端,是一座五层八角的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砖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高14.7米。塔身的仿木砖雕结构,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是古代砖雕艺术品中的佳作,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如今,日本佛教界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拜立化寺塔,缅怀日持上人,可以说立化寺塔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立化寺将作为今后中日双方开展文化经济交流的载体,发挥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地址:宣化区西城部队院内
电话:0313-3238205
公交线路:10路
南清真寺
南清真寺位于古城宣化回民聚集的庙底街,是燕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与北京牛街清真寺、包头大清真寺合称为北方三大清真寺,也是全国百座大清真寺之一。
南清真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当地回族穆斯林民众创建。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因“寺传延既久,教人繁滋,欲为广建,与衙署相倚,不能伎展。”教人倡议、出资,移建南清真寺于庙底街。移建后的清真寺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装饰精美,殿堂建筑15座,占地4400多平方米。这里庭院宽阔,殿堂恢弘,斗拱交错,飞檐凌空,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绝伦,门窗、额坊等处阿拉伯经文的装饰,古朴而肃穆。寺内设有礼拜堂、讲经堂和澡堂。礼拜堂是教徒进行礼拜的大殿,讲经堂是讲经和传授知识的地方,澡堂是教徒礼拜前沐浴的地方。
南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其丰富的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古代建筑的典范,其优美的造型,巧妙的结构,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历尽600多年风雨的南清真寺在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全面保护修复,完成了全体穆斯林教民共同的愿望,让南清真寺再现了历史文貌。
地址:宣化区庙底街9号
电话:0313-3239985
公交线路:1路、8路、10路
财神庙
相传,财神庙原为直隶省口北道道台衙门养马之地。一日,官府老爷骑的高头大马受惊,四蹄飞奔,闯入财神庙内,在赵公明威严的雕像下突然收步,瞬间变成一匹泥塑马。官府老爷大惊失色,撒腿就跑,不料被门槛绊倒,眨眼变成一个拉马坠蹬的泥塑马夫,面对财神,似有话说又说不出口的样子。官府上下闻此事,知是神仙显灵,赶紧修缮庙宇,接续香火,把整个财神庙供奉得香烟缭绕。渐渐,这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的景象可与北京天桥媲美,有小天桥之美称。
地址:宣化区南大街步行街财神庙街
电话:0313-3239985
公交线路:特1路
历史人文
宣化博物馆(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
作为近现代文物,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以其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格外引人注目,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始建于1930年,是一座中国传统的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共有房屋120余间,有“古城第一院” 之称。俯瞰旧址,整个院落呈“目”字型结构,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整个大院分前、中、后三个院落,前院和后院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中院则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哥特式的两层小楼原为天主教宣化教区主教公署,红色洋铁皮屋顶和廊檐带有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这座建筑整齐宽敞,风格别致,居住怡人,就是在这里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省级民主政府。1945年,察哈尔省全境解放,察哈尔省人民代表大会在宣化召开,到会的各界代表139人,大会民主选举了以张苏为省主席的政府委员会。1946年,国名党发动内战,察哈尔省政府也撤离了宣化。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有着凝重的历史内涵和珍贵的文物价值,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了更加灿烂的光芒,她不仅是古城宣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更是古城宣化人民引以为荣的革命胜迹。
这里2009年改建为宣化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共由7个展厅组成,展览文物230余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20余件。展览采用历史沿革顺序,从远古——商周——两汉——唐——辽、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宣化的历史发展,同时包括察哈尔省专题展及临展。
地址:宣化区宣府大街64号
电话:0313-3119662
票价:免费
公交线路:1路、6路
城市传统葡萄园
每逢“凉天佳月即中秋”来临之际,正是葡萄大熟之时。宣化古城36里城垣内北半部的观后村,到处是片片绿色的葡萄园。所谓“半城葡萄半城钢”之称足以见证宣化葡萄在其经济中的地位。
宣化葡萄的种植技术已有千年历史,古葡萄园里最古老的葡萄架也有近千年历史。园内架下,坠满了一串串溢香扑鼻的葡萄,且数量可观,品种繁多;白牛奶、龙眼、玫瑰香、老虎眼、马奶子、李子香、血灌子、玛热子、红鸡心,还有黑汉、京超、巨峰、脆红、无核玫瑰……真是白的晶莹、紫的剔透、红的鲜艳、黑的诱人。其中,尤以“白牛奶”最为著名,其种植面积及产量最大,均占80%以上,且品质最佳,是葡萄王国中的佼佼者。
白牛奶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皮薄、肉腴、汁丰,味道清甜可口,百吃不厌,最大特点是能剥皮切片,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赞誉,可烹制成过油葡萄、拔丝葡萄等,清香味美,令人垂涎。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有健脾和胃、利尿清血、除烦解渴、帮助消化的作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亦有补益,是受人青睐的馈赠佳品。1905年,宣化的“白牛奶葡萄”曾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上获荣誉奖。有诗赞曰:“玉帝不晓凡间果,王母只道蟠桃鲜。葡萄王国游历遍,方知宣化葡萄鲜”。
2007年,宣化牛奶葡萄又荣获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双地标”,这不但刷新了张家口市的商标记录,而且让宣化牛奶葡萄的牌子更响,发展更快。
2013年6月5日,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更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标志着种植千年的“土特产”——宣化葡萄成功走上世界农耕文化的巅峰。
地址:宣化区大北街观后村
电话:13831366696
公交线路:1路
人民公园
宣化人民公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300亩,其中湖面面积100亩。该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经过多年建设与管理,该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动物观赏、游艺娱乐、晨练健身、景观观赏四大功能于一体,景色优美、功能多样、设施丰富的公园,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地址:宣化区南门口
电话:0313-3062494
票价:免费
游览时间:6:00-18:00
公交线路:特1路、3路
万柳公园
在宣化区城区西城墙西侧,柳川河河岸东侧,曾是一片以柳树居多的林地,2009年,对其改造后,张家口首座自然公园——万柳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公园用地40公顷,总体规划为“一湖十景”,十景有:花港观鱼、海棠春坞、柳川夕照、枫峦叠嶂、曲池风荷、古道还悠等景观带。万柳公园的设计浓缩江南园林之经典,营造湖光山色之美景,以游览、观赏、憩息为主,并且在园内又重现了当年“柳川万柳”的胜景。
柳川河位于宣化古城西门外,元末明初,每年开春立秋后,西北风肆虐,漫天的黄沙使得河滩成了一片沙海,百姓深受其害。清乾隆九年,为了阻挡风沙之害,百姓们在柳川河附近筑堤植树,仅植柳树就有数万株,因柳树成行十分壮观,形成“柳川万柳”的胜景。沿着园路来到方观承铜像广场,这里是为了纪念方观承来到宣化西巡督查治理柳川河渠和防风固沙工程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以明示美化、保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
如今,“柳川万柳”的胜景又重现古城宣化,万柳公园的改造落成很好地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是打造宜居城市的最有利基础。
地址:宣化区西门口
电话:0313-3238205
票价:免费
公交线路:8路
百年天主教堂
坐落在宣化城中的天主教堂已有百年历史,历尽沧桑,却依然接纳来自各方的朋友。宣化天主教堂是宣化教区主教总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可同时容纳2000人参与弥撒。起初宣化教会由大小修道院、圣堂、修女会、苦休会等几部分组成,并开设公益孤儿院、诊疗所、养老院等,后因各种历史原因停办。近年来,通过教民自筹资金、政府支持等方式,对宣化教堂进行了整体维修后,又重新对教民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教堂是标准的哥特式建筑,总体布局为十字架形,双钟尖塔楼高插云霄,雄伟宏大。内部为大石柱和拱形结构,彩绘装饰简洁明快,极富浓厚的宗教色彩,庄重而华丽,粗犷而宏厚。这样的建筑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圣堂媲美,在国内外如此规模风格的建筑都很少见,其建筑的宗教内涵,以及在建筑学、美学、声学等方面的造诣,都有极高深的文化研究价值。
今天的百年教堂以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风格造型,为我们留下了一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近现代文物史迹。
地址:宣化区牌楼西街
电话:0313-3238205
公交线路:1路、6路
宣化晟佳农业
宣化晟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旅游观光、蔬菜、水果生产销售、采摘和蔬菜育苗为主营业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开发的晟佳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是以高效果蔬示范、林业生产、生态科普和乡村旅游休闲为特色,以技术为先导,以产业示范、新品种推广、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和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区。园区占地238亩,2011年8月在原张家口市宣化县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600万元。园区位于宣化区洋河南畔、宣化区江家屯乡古树营村北,环张宣,近京津,连晋蒙,东南距北京150公里,西邻煤海大同180公里。距张石高速10公里,距京新高速10公里,距京藏高速10公里,距张家口市区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来宾出入方便。
园区建设有休闲观光区、果蔬采摘区、果林生产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中,休闲观光区有高效蔬菜水果示范观光棚,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通过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科技手段,培养种植各种高效水果蔬菜花卉等,并引进南方及国外的蔬菜水果进行培养种植,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观赏性;绿色餐厅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可供游人休息餐饮;水产养殖垂钓中心占地12000平方米,培养各种鱼类,并专门开辟供参观者休闲垂钓的区域,体验垂钓的乐趣;种植采摘区,利用设施完善的14200平方米智能联动大棚和建筑面积16756平方米日光温室,种植尖椒、黄瓜、西红柿、茄子、芹菜、生菜、草莓等果蔬,全程绿色种植,供参观者体验各种当季和错季果蔬的采摘乐趣。种植的草莓有红颜、甘露、金灿、小白等优质品种,精选于辽宁丹东,口感甘甜、细腻柔软、余味无穷,并在第十二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中,红颜草莓获得金奖,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林生产区,占地57亩,主要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苗木、水果、蔬菜等,不仅是采摘游玩的好去处,还为城乡园林绿化提供优质的苗木。
地址:宣化区滨河南路西行11公里处江家屯乡古树营村北
电话:13333036029
宣化金坤农业
张家口市宣化金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宣化区境内洋河岸边的黄羊滩国营林场,始建于2013年4月。公司秉承“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项目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无污染、无激素、无农药残留的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规模化生产及采摘休闲观光示范基地,满足京津晋蒙区域内广大消费人群的需求。
园区规划用地1333亩,拟总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经济林地762亩,养殖区5亩,垂钓区5亩,休闲区10亩,种植采摘区300亩。养殖区养殖有珍珠鸡、贵妃鸡、宫廷皇鸡、乌骨羊等珍稀禽畜品种;种植采摘区建设大棚100个,种植火龙果、猕猴桃、油桃、水蜜桃、钙果蓝莓、无花果、樱桃、草莓、芦笋等特色农产品。该项目自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采摘游客5万人次。成为张家口市品种最全、配套服务设施最为完善的设施果品采摘基地和新品种示范推广中心。十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河北省政府原省长钮茂生等各级领导前来园区视察指导,先后被新华网、《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及《河北日报》、《张家口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冬奥两大机遇,以建设“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有机生态产业开发基地“为总体目标。以生态环境为特色,融森林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于其中,以旅游、休闲、娱乐、绿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为主导发展方向,项目区将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生态农业科技展示、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农林产业化基地和生态旅游、避暑消夏胜地。
园区涵盖生态采摘观光区、动物养殖观赏区、航天食品加工区、设施果树种苗繁育及示范推广区四大区域。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由公司统一负责农产品的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市场销售、服务保障等环节,全面开展所有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和日常管理等项工作。
地址:张家口宣化区洋河南镇东前所村村南
电话:1393233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