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时,走进天坛公园,目光所及之处,那一片片明艳动人的三角梅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它们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如同一群灵动的精灵,为这座古老的园林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绚丽色彩。
三角梅(学名:光叶子花)原产于巴西,以其热烈的花色和持久的花期闻名。其花苞片色彩丰富,包括红色、粉色、白色、橙色及多色渐变等,与天坛的蓝瓦金顶、朱红宫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古韵与烂漫碰撞”的视觉效果。花枝形态多样,或垂落如瀑布,或堆叠成花团,无需滤镜即可拍出氛围感大片。
天坛公园从2008年开始引进三角梅进行栽培,经过多年培育,如今已颇具规模。有小叶紫、同安红、西施、热火桑巴、安格斯、绿色樱花、加州黄金、绿叶橙等多种品种,还有通过嫁接技术培育出的多色三角梅,如五雀三角梅等。
连接祈年殿与圜丘坛的丹陛桥,是三角梅最集中的展示区。两侧摆放的云南紫品种,花冠近3米,枝干斜出如飞龙,花瀑垂落至游客膝盖高度。清晨阳光穿过花枝,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与祈年殿的鎏金宝顶形成“古建为框,鲜花入画”的经典构图。
皇乾殿北侧藏着天坛的“三角梅实验室”。四棵多色嫁接树形盆栽中,两棵五雀三角梅尤为瞩目。游客可近距离观察不同品种的苞片形态,金雀的苞片如薄金箔,粉雀的则似婴儿脸颊般柔嫩。园艺师会在每日10点、14点进行花枝修剪示范,讲解如何通过控水促进花芽分化。
避开主景区人流,西北外坛的三角梅花境如世外桃源。簇簇三角梅攀着木架生长,有的垂成粉紫瀑布,有的堆成花团锦簇。此处光影柔和,适合拍摄人像。
三角梅在闽南地区是四季常开的市花,而在北京,它的盛放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国庆期间,三角梅取代传统的一品红成为主景花卉。其高耸的枝型与鲜艳的色彩,更符合现代人对“节日氛围”的审美需求。
观赏建议:
1、三角梅在秋季盛放,可持续至10月中下旬,目前正值最佳观赏期。
2、上午8—10点(侧光柔和)、傍晚16—18点(逆光勾勒花枝轮廓)是拍摄黄金期。
3、浅色系衣物更易与花海形成对比,避免与红色、粉色花丛撞色。
4、可携带道具(如油纸伞、古风扇子)增强画面故事感,或与红色宫灯合拍增添节日氛围。
当三角梅的紫红花浪漫过天坛的青砖灰瓦,历史与自然在此达成微妙共识。这些来自南方的“闯入者”,用短暂的绚烂证明:美,从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若你恰好在秋日来到北京,不妨走进天坛,让六百年的古韵与一季的烂漫,共同编织一段难忘的记忆!
交通指南
开放时间:06:00—22:00
门票:15元/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
地铁:乘坐地铁5号线,到天坛东门站下车,从A口出可到达天坛公园东门。
公交:乘坐公交6路、34路、35路、36路、39路、41路、43路、60路、72路、116路、128路、525路、599路、684路在法华寺站下车。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