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杰故居
场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52号
开放时间:未开放
购票方式:未开放
场馆福利:名人故居、小吃
附近景点:梅兰芳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郭沫若故居
公共交通:公交护国寺站、刘海胡同站;地铁北海北站
免费讲解:无
游览时长:半小时
01故居介绍
护国寺街的溥杰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52号,是末代皇帝溥仪胞弟爱新觉罗·溥杰晚年(1961-1994年)的居所。这座四合院原为溥杰之父醇亲王载沣的产业,经周恩来总理关怀修缮后,成为溥杰与日本妻子嵯峨浩团聚后的生活空间。
主体建筑共五处,包括北房四间、南房五间及东西厢房各三间。北房为溥杰的卧室与书房,晚年他常在此研习书法、撰写回忆录《如烟往事:溥杰自传》;南房则用于接待中外访客,见证其参政议政及文化交流活动。
院内栽植溥杰夫妇亲手培育的丁香、海棠、香椿、枣树等植物,其中一棵枣树源自旅顺水师营的嫁接,象征家族离散与重聚的隐喻;北墙攀附着美国地锦(爬山虎),四季绿意盎然。
1994年溥杰逝世后,其女福永嫮生遵照遗嘱将房产捐献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故居不仅是溥杰家族生活史的见证,更承载了中日关系史的特殊意义,嵯峨浩在此度过与溥杰团聚的27年,其日本皇室背景与跨文化身份使院落成为民间外交的缩影
该院落经全面修缮后保存状况良好,建筑形制完整,但暂未对外开放。只能从门洞和邻居家拍到部分外貌。
02名人简介
溥杰(1907-1994)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同母弟,自幼作为溥仪的伴读长大。1929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曾参与伪满洲国军政事务。
1945年被苏联俘获,1950年移交中国接受改造,1960年特赦后,先在景山公园劳动改造一年,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溥杰晚年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其书法作品以“瘦削筋道”风格闻名,自成一家。
第二任妻子嵯峨浩为日本华族,是日本为操控伪满政权而安排的政治联姻,但两人意外相知相守,生育两女,长女慧生,次女嫮生。
在故居门口,听到了骑车大爷为游客讲的慧生的故事,说溥杰在日本被欺辱,连大女儿都被狂热追求她的日本浪人杀害了。其实这个说的有点错误,慧生死时已经是57年了,那时溥杰还在中国改造。慧生的死有两种说法,说法一是慧生上学时被狂热追求她的同校男生大久保武道胁裹至伊豆半岛天城山树林中用手枪杀害,大久保本人随后当场自杀;另一种说法是慧生与大久保武道是恋爱关系,因家族不同意而双双殉情自杀。比较可信的是说法一。
次女嫮生嫁入福永家族,一直推动中日友好。1994年遵父遗嘱捐献护国寺故居。
PS: 故居很完整,不涉及腾退问题,以前是某单位的办公场所,现在看也没有办公,牌子都撤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放参观一下,弄两个展厅,一个介绍生平,一个展出作品什么的。估计开放的概率不大,因为现阶段客观评价溥杰,还比较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