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菊香满京城。10月2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在拥有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盛大启幕。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融合园林艺术、花卉美学与人文底蕴的秋日盛宴。本届菊花文化节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联动京津冀豫四地资源,深度融合古典园林底蕴与现代文化创意,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菊文化,展现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成果与中华传统花文化的时代魅力。
启动仪式绽华彩,菊韵盛世颂华章
仪式现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浩野出席。活动还邀请了广电宣传北京一路畅通传媒董事长、《红色追光会客厅》栏目创始人、中共隐蔽战线在台牺牲的侯文理烈士(红色家书正在军博展出)后代亲属徐帆女士,并携央视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中陈宝仓扮演者那志东一起出席。

那志东饱含激情的讲解,也让观众深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借用秋天最美丽的菊花祭奠先烈们!
由北京花卉协会副会长、文化学者、书法家温彦国,通过赠送书法作品环节,以创作于清末至现当代时期,诗人王易的七言律诗《北海公园览菊》,向大家描绘了北海当初汇集了颐和园、西郊、中山公园、天坛等地的优异菊花品种,其形态大如盘盂,色彩艳丽的情景。

由北海公园标本菊品种传统养殖技法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园艺队菊花班刘宁,详细为大家解锁北海百年菊花的传承密码,探寻从皇家御苑菊韵到全民共享盛景的蜕变。

东四街道“花友汇”的市民代表,现场热情的介绍了皇家宫苑里的育菊技艺如何在胡同落地生根,到如今更是早已走出胡同,登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的长安街“文明华章”花坛、入驻国庆“花园城市”花坛、入选“千家万盆鲜花祝福祖国活动”等,让大家深感花卉链接自然和人文的魅力,百姓切身体会绿色生态福祉的愉悦自豪。

皇家园林焕新姿,百年北海赏菊情

北海公园作为活动主会场,以“从御苑到公园”的百年文化脉络为背景,深度挖掘皇家园林的历史底蕴与花卉文化资源。展览布局于阐福寺、万佛楼遗址、北门门区等核心区域,全园范围同步布置花坛花境,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沉浸式赏菊体验。

本届展览集园林艺术、花卉美学与文化创意于一体,打造兼具古典气韵与现代审美的赏花空间。展区覆盖全品类菊花展示矩阵:室外景点将菊花与琼华岛、太液池等标志性景观自然融合,营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氛围;标准展台按花色、花型陈列精品菊花,尽显栽培特色;特色品类专区集中展示大立菊、悬崖菊、塔菊、造型艺菊等特色菊种,同步开展“菊韵百年”主题插花表演,搭配古筝演奏《菊花台》,让传统花艺与古典音律交相辉映。








园内设立文创展区,以“可带走的菊花文化”为理念,推出菊花茶、菊花酒等特色衍生产品,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传统花卉内涵,让市民在品味秋韵的同时,于一盏茶、一缕香中感受生活之美与文化之韵。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公园同步推出《从御苑到公园——北海开放百年纪(1925—2025)》展览,通过园林变迁史料与游园场景还原,带领游客“穿越”百年,感受这座皇城御苑从皇家禁地到人民公园的蜕变,使菊文化与百年园林历史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四地联展聚精华,共绘花卉文化新篇
“京津冀豫菊花联展”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板块,集中呈现四地菊艺精华与区域园林协作成果。四地园艺团队携菊花精品齐聚北海公园,以多样品种与精湛技艺,共同呈现菊艺盛景。
北京代表团由北京菊花协会牵头,联合颐和园、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单位,集中展示北京地区独特的栽培传统与新品种成果,体现首都在菊花育种、造景、展示方面的综合实力。天津市水上公园代表天津参展,精选独本菊、多头菊、绿菊等新品种200盆,涵盖标本菊、茶菊、药菊、食用菊等多类型菊花,充分展示该园在新品种育种与多功能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唐山市园林绿化中心携悬崖菊、塔菊、花篮菊、桩景菊等造型艺菊亮相,展品丰富、技艺精湛,兼具传统与创意,展示出唐山在造型菊、盆景菊方面的独特造诣。开封市会展服务中心则以“汴菊”为媒,展现千年菊都的文化底蕴。开封自北宋以来即为中国菊花栽培中心,此次携“汴梁绿翠”“汴梁紫禹”等代表品种参展,传递宋韵之美与菊花产业振兴的时代风貌。
北京:




天津:




唐山:


开封:


此次联展不仅是花艺交流的平台,更是区域协同、文化互鉴的生动实践。四地菊花同台竞艳,绘就出一幅“菊映中华、花融四地”的文化画卷。
多园联动添异彩,金秋菊香遍京华
除主会场北海公园外,全市多个展区同步开启赏菊模式,为市民提供丰富选择。国家植物园(北园)举办第四届菊花展,打造“福禄生花”主题菊花海,选用14个品种1.8万盆小菊,融合葫芦文化意象,展现秋日吉祥景致。顺义国际鲜花港以“景观创新+沉浸体验”为特色,营造10.6万平米菊花主题游览空间,推出“风漾花谱”“莫奈廊桥”等网红打卡地,并结合露营、咖啡、文创体验打造全龄友好的赏花生活场景。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展区则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多样化布展。紫竹院公园以“竹韵菊香”呈现清逸之景,陶然亭公园注重市民休闲互动,让菊花走进寻常生活,展现秋日京城的自然雅韵。此外,世界花卉大观园、东四街道等展区同步布展,让市民“出门即遇花”,实现“城在园中、花在市中”的花园城市理念。
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菊花科普讲座、插花表演、擂台赛评选等系列活动,展示菊花的文化精神与育种成就。其中,第十六届北京菊花擂台赛以“以赛带展、以展促文”为宗旨,集中展示传统菊种与创新品种,推动菊花产业传承与绿色消费的融合发展。活动还将开展“菊花进社区”系列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花艺之美;“菊韵百年”插花展演与古筝表演《菊花台》则为市民带来雅致艺术享受。
“花开北京·菊韵金秋”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集中展示。通过花卉之美连接自然与人文,传递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共享文化的美好体验。未来,北京将持续全面打造春观花、夏采摘、秋赏红、冬观鸟等“花园四季”系列全民游赏IP,引导市民百姓共建花园城市,共享绿色福祉。
附:其他展区活动明细
国家植物园(北园)—— 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举办第四届菊花展,以“品种展示+文化科普+多维体验”为核心,打造5大特色观赏区,布展面积近1.2万平米,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菊文化与园林艺术的融合之美。

核心展区位于科普馆西侧,8000平米的“福禄生花”主题菊花海是最大亮点——巧妙融入象征吉祥的葫芦文化元素,选用14个品种约1.8万盆小菊,涵盖金陵系列6个品种及8个自育小菊品种,其中经多年筛选的自育品种首次规模化应用,株型圆整、枝条硬挺且后期不倒伏,可延长整体观赏期;杨树林C区则集中展示600盆形式多样的艺菊,搭配地栽小菊形成层次分明的艺菊景观。
月季园北圈的菊花精品展区,分两批次展示1600盆花期调控后的独本菊,统一采用定制套盆与六边形展台,搭配仿真草皮分隔空间,并设计两组场景式展示区:一组结合现有景观小品布置菊类花卉,另一组以专属背景框与艺术挂画营造诗意观赏空间。
南门小轴线东侧的自育小菊展区,用定制锈板曲线形种植池与特色容器,集中呈现100余种、约1500株自育小菊新品种。


此外,30平米的“万物共生”立体花坛(宽7米、高5米)生动展现动植物和谐共生场景,凸显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贯穿东南门至温室核心游览线的1300余米花境大道,串联6个主题花境与6个花园,实现门区与观赏节点的有机衔接。
展期内,温室内同步举办多肉植物应用展与“大雅之棠”秋海棠展,盆景园推出第四届盆景展(新增观花、观果类盆景),曹雪芹纪念馆还将策划系列文化活动,形成“赏菊+科普+文化”的多元体验。
顺义国际鲜花港——鲜花港于9月13日-10月19日(历时37天)以“景观创新+沉浸体验+产业联动”为特色,打造覆盖10.6万平米的菊花主题游览空间。
基础地景种植规模宏大,培育33个品种、60余万株一年生草本花卉,完成2.51万平米规范种植;播种百日草、波斯菊等13个品种16 万粒种子,覆盖5.236万平米;采购小球菊、紫菀等18种近8万盆宿根及盆栽花卉,打造样板花园花境;大菊基地培育独本菊、悬崖菊等43种菊科花卉2500盆,设500平米精品展示区,同步更新5000平米老化草坪,营造和谐生态氛围。



五大特色区域各有亮点:南门至花神广场借鉴英式园林美学,以多色千头菊、蓝紫色马鞭草等构建递进式植物剧场;百花田至樱花大道用大地艺术手法勾勒醉蝶、麦秆菊等流动色带,跳泉景观带布置球菊矩阵;幻花湖至水杉林依托滨水镜面效应,搭配反季节调控花期的鼠尾草与亲水花卉,听风阁与木栈道区域展现独本菊、悬崖菊的极致菊艺;大地花海北区以中国独有马鞭草打造蓝紫色花海,结合荷兰风车与木鞋元素,方形坡地设巨型机械雕塑与星云图案花带;大地花海南区构建蓝紫色景观体系,植入“云端漫步”白色艺术装置,形成网红打卡节点。
此外,园区围绕“梦核艺术”与“秋日趣味悠乐园”主题,打造“风漾花谱”“莫奈廊桥”“旋转木马”等网红打卡装置,同步开展蝴蝶大世界(免费开放,含蝴蝶捕捉赛、放飞活动)、露营咖啡(三大主题营地+“花神咖啡”爆品)、文创体验(汉服租赁、非遗漆扇)、六大主题餐饮区(含“肉食部落”“碳水王国”)等活动,每周还推出家庭花园赏析、碳水狂欢节、原创音乐嘉年华等主题子活动,更联合举办顺义(首届)家庭花园设计创意大赛,实现“赏菊、玩菊、品菊、购菊”的全链条体验,推动花卉产业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








天坛公园——天坛公园作为北京菊花文化节分会场暨天坛第四十四届菊花展,主题为“菊韵四雅”。展览地点设在天坛祈年殿景区内,祈年门南两侧广场,展期10月28日--11月9日。

展览以品种菊为主,同时展出大立菊、悬崖菊、附桩盆景、造型菊、多头菊、案头菊等多种类型,用花量约1万余盆,总展出面积近6000平方米。

祈年殿景区内的祈年门南两侧广场,设置4个主题展棚,4个专类展棚,共计8个展棚,主题展棚以“菊韵四雅”为主题,以菊花作为主要植物材料,供游客观赏品鉴,烘托出浓郁的花展氛围,达到以菊为媒、以花传情的最佳效果。而专类展棚则重点展示了大立菊、悬崖菊等品种,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菊花的种类和特点。


除了赏菊之外,本次展览还注重科普宣传。通过科普展板、线上推送、讲解导赏等多种手段,向游客们普及菊花的知识和文化,让大家在欣赏菊花的同时,了解菊花文化。

在这个红叶浸染枝头的金秋时节,天坛公园通过菊花展览,集中展示中国传统花卉菊花,体现了天坛公园精湛的养菊技艺和悠久的菊花文化。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展示菊花精品、弘扬菊花文化的盛会。
紫竹院公园——“金秋织境 菊韵流光”,紫竹院公园2025秋季主题菊展,将于10月28日正式开幕,在这金秋时节带您步入一个菊韵盎然的诗意天地。

菊花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祝愿,被誉为“花中之贵”,象征着高贵和清高,它的美丽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高洁品质。为进一步传播公园历史文化,突出公园植物特色,展现公园景观效果,本次菊展秉持“以菊花为丝线,编织金秋美景;让传统菊韵在古今交融的艺术中流淌光彩,熠熠生辉”的理念,公园精心策划、倾力筹备。旨在通过三大核心目标——“打造精品景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深化文化艺术融合”,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集观赏性、艺术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的秋日景观盛宴。

为彰显本次菊展特色、提升菊花观赏品质,紫竹院公园特邀请花艺专家、联系高校合作,共同打造系列沉浸式秋季主题地景作品,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高水准、多维度的园林艺术盛宴。同时,结合园内金秋植物景观,以传承经典菊艺为根本遵循,融入现代美学理念,致力于让古老的菊花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菊展重点围绕公园东门内广场、福荫紫竹院行宫、北门平桥三大核心区域布展,使用多头菊、悬崖菊、盆景菊、老桩艺菊等多种造型菊花打造出丰富景致,另有300余个独本菊品种,风姿卓绝的菊花共同绽放,整体菊花总用花量达6000余盆。广大市民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紫竹院公园秋日的独特魅力,增强幸福感和体验感。秋日暖阳,菊香满园。
紫竹院公园的菊花等待您的品鉴,本次菊展展期预计持续至11月中旬(具体闭展时间将视天气情况而定),诚邀您共赴这场金秋之约,在流光菊影中,感受秋的静美与生命的绚烂。

陶然亭公园——月移花影动,悦享最陶然!陶然亭公园第三届菊花文化节启幕,日赏夜玩乐享秋日时光。金秋时节,陶然亭公园再添赏秋好去处。9月24日,以“菊满陶然 悦享秋光”为主题的第三届菊花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20余万株秋日花卉铺满5000平方米展区,打造集景观沉浸、文化体验、服务升级于一体的秋日盛宴。此次文化节将持续至10月31日,为市民游客带来可赏、可玩、可购、可忆的多维游园体验。

据了解,公园精心规划了东门至北门的景观主游线,植物景观设计以“月移花影动”为核心故事线索,从古典典籍中萃取月光、月影、月亮船、海棠花窗等雅致元素,巧妙串联起《叩秋扉》《星槎渡》《棠鉴影》《山月映》等6处特色景观节点,让市民在移步换景间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收获满溢的情绪价值与无限遐想空间。


走进东门,步入式花坛率先映入眼帘,蜿蜒山体串联游览路径,借助海棠花门框景成画,花坛内皓月玉兔造型尽显中秋诗意,陶然亭景致与山石布局相映,以自然之美呼应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花坛取名“叩秋扉”,寓意“轻叩秋天之门”,向市民发出金秋邀约。
中心广场的《陶然亭里》精品菊展展棚内,传统插花手法搭配精品造型盆景,融入北京双市花理念,将月季与菊花巧妙搭配。展棚内不仅有50余种独本菊,还有公园自主培育的多种配色悬崖菊,以及乒乓菊、炫彩菊、案头菊、桩景菊等特色品种,尽显菊韵秋香,市民随手一拍皆是秋日大片。

晚间还增设照明设备,方便市民夜间观赏打卡。柔和灯光勾勒菊影轮廓,实现日赏菊海、夜品光影的独特体验。
世界花卉大观园——11月1日上午,第十六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将在世界花卉大观园举行。本次活动以“花开北京 菊韵金秋”为主题,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花卉协会、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北京园林学会、北京林学会、北京菊花协会、北京蜂业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中心、北京市园林绿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等机构承办。共有58家单位参与,集中展出精品菊花1600余盆,涵盖独本菊、案头菊、盆景小菊等上千品种。



精品菊花展将于11月1日开展,持续至2025年11月下旬,同期还配有以菊花为主题的雅集体验新场景,沉浸式感受菊花所承载的精神品格、历史文脉与生活雅趣,领略其超越植物本身的深厚文化魅力。


东四街道——东四园艺驿站,在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的指导下,以菊香文化为核心特色,深耕社区园艺文化建设。驿站常年开设菊花培育课程,邀请北海公园菊花养殖专家作为技术指导,为社区居民系统传授菊花养护技艺与文化知识,迄今已成功培养六届学员,让菊香雅韵深深扎根社区。

作为2025北京市菊花文化节分会场之一,东四街道以东四园艺驿站为核心展示与活动阵地,以“醉美金秋 菊荟东城”为主题,紧扣 “邻里共赏、居民参与” 的核心定位,以 “花开四季・多彩京秋” 为愿景展开系列活动。在这里,菊花成为邻里相聚的温情纽带,居民们共赏菊韵风姿,共话栽培心得,共绘菊影诗画,从 “旁观者” 转变为深度 “参与者”,全程融入菊文化和社区园艺文化传播的每一环。

东四街道以秋日菊景为起点,串联起社区邻里温情与传统菊文化传承,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点亮金秋时节。这份以菊为媒的邻里情谊与文化热忱,丰富了 “花开四季” 的社区美好生活图景,浓厚了邻里互助、文化共兴的和谐氛围,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