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饮食界的奇葩——护国寺小吃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种丰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
Sanzi twist
馓子麻花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名为《寒具》的一首诗:“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此诗描述的就是馓子麻花。其工艺流程繁杂,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的质量特点是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Fermented Bean Drink
豆汁儿
北京人喝豆汁儿,始于清乾隆十八年前后。有句俗话“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国外侨胞,港澳同胞来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一品,感受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在国内贸易等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Seasoned millet mush
面茶
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过去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Snap
薄脆
薄脆北京地区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宋高似孙《纬略》卷四云:“似孙昔奉祀攒陵,得牙盘食,有所谓薄饵,状如薄脆,而甘脆特甚。”说明了此饼是一种非常酥甜脆美的点心。薄脆,顾名思义,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吃早点,常向卖炸油饼的要个薄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