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张立朝摄
本报讯(记者赵语涵)作为地铁8号线南延工程,今年年底,8号线三、四期的珠市口站以南到瀛海站区段将通车。记者昨天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获悉,本月20日,年底开通的8号线三期、四期区段将开始空载试运行。此外,珠市口以北至中国美术馆站区段将继续推进建设,全线计划于2022年底通车。
昨天上午,记者坐上了准备进行试运行的8号线列车,进行了“尝鲜”体验。外观上,8号线三、四期的列车同样采取了与二期一致的浅绿色,车内的座椅均以绿色为主调。“由于要与一期、二期工程贯通,8号线三期、四期工程系统制式与之保持一致,仍采用B型车6辆编组、屏蔽门系统。”市轨道交通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吕高峰介绍,截至目前,72辆新车中的52辆已经抵达,根据计划,全线将于9月20日开始空载试运行,11月20日按实际运营图跑,年底开通。
“8号线三期、四期沿南中轴路敷设,因此,在各个站点的建设中,也充分融入了中轴线的古文化特色和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吕高峰告诉记者。记者昨天乘车分别前往火箭万源站、木樨园南站看到,两个站点各具特色。其中,火箭万源站由于位于火箭研究院附近,所以在站内装修中融入了“宇宙”元素,抬头仰望,车站顶部被弧线LED灯和蓝色马赛克装饰成“宇宙星空”。而在木樨园南站,由于这里古时曾是皇家牧场的饲料供应地,站内的墙上,一幅彩绘烧制的万马图格外引人注目。“纵观整个8号线三期、四期,我们在每一站都融入了拱门的元素,契合南中轴线的文化特色。拱门颜色从城区至郊区,由深至浅,由庄重转为明快。”吕高峰说。
据悉,年底开通的8号线三期、四期区段共有3座换乘站。其中,珠市口站利用了7号线建设时的预留条件,设有5个换乘通道,其中两个可直接到站厅层,3个可到出入口;永定门外站巧妙利用了14号线车站双层风道的剩余空间,实现平层换乘,换乘时间在3分钟;而大红门站由于拆迁问题,年底开通时暂时无法实现与10号线的换乘。
8号线三期工程沿南中轴线由北向南敷设,经过了东城区、丰台区、大兴区三个区。线路北起美术馆站南,南至五福堂站,长约17.6公里,共设置车站14座,其中7座为换乘站。8号线四期工程起于三期工程终点五福堂站南,沿104国道敷设至大兴瀛海镇。沿线经过了大兴旧宫镇德茂地区及瀛海镇区,全长约3.4公里,共设置高架车站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