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烟树历历。名家笔下北平的秋,正是当下。秋色如画,热爱CityWalk的人们踩着单车,踏着步伐,不愿意错过这一分一毫的秋日美景。湖畔旁,山川中,公园里,胡同间……线路一条条,选择多,攻略充分,但今天我们希望能从这处总被人忽视的地方——北太平庄小西天开始,进行一场独属于海淀的CityWalk。
称呼小西天,需要加上儿化音,“小西天儿”。在佛教领域,大、小西天是根据供奉佛祖等级来区分。北太平庄街道文慧园路东侧尽头的小西天牌楼,也是因寺庙得名,但牌楼是上世纪80年代末立起来的。
牌坊,又名牌楼,是我国一种兼具礼仪性和装饰性的建筑,多见于纯石木结构。
前往小西天有两种方式推荐,一是从积水潭地铁站B口出来径直向北,二是滨河公园出发,再经护城河绿道漫步前往。初秋的护城河边,绿、黄、红颜色的植被交错演变,有人在长椅上小憩,有人在平台上垂钓,还有人正在抓住这最后一波好天气进行河游。
漫步偶有饥饿的时候,推荐这家在路口北侧不远处的香酥牛肉饼,透过小窗口,加热灯下的牛肉饼透着诱人的光泽。
继续向北,还会途径一家韩国小姐姐经营的【IAMSHOP】服装店,和电动车行并排的服装店并不起眼,但里面别有洞天。
再往前几十米就到了小西天牌楼。在秋日夕阳的映照下,仍会有路过的居民驻足拍上几张照片,或许会发条朋友圈,感叹一番这短暂的秋季美景。
牌楼正面写着“小西天”,背面镶有“太平盛世”四个金字。“太平”二字蕴含了对街道发展美好向往,预示着“安定祥和、国泰民安”。
前不久,小西天周边环境焕新,文慧园路城市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段、社区段、电影段和门户段四段主题设计,串联起沿路多个口袋公园。小西天牌楼正是文慧园路的“门户段”。
而小西天更被人熟知的原因,还要归功于“电影”。这也是文慧园路上的一段重要主题。
从牌楼向西走,第一个路过的是门脸最低调的影院——中影国际影城。栅栏边还有块西游记剧组的女儿国石碑,静静在那里,不知为何莫名戳中笑点。
而它的旁边,是无数影迷心中地位极高的观影“圣地”:文慧园路3号【中国电影资料馆】。
但在改革开放前,这里是“神秘”档案机构,并不对外;后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始承担起向公众展映艺术影片、传播电影文化的功能,才逐渐变成了无数资深影迷多次到访的重要观影地。
对电影和戏剧学院的学生来说,这里更是学习之外的第二课堂。从最初的只有一个放映厅,每周只放1-2部电影,到现如今每周只休息一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能看到很多世界各国、各种题材类型的电影。
电影节分会场、电影的首映、影迷分享会、电影学术交流等都会在这里举行,尤其是像北影节这类大型活动,一开票即售罄的情况很常见。在没有购票App的那些年,买票的队伍总是长到看不见队尾,哪怕是炎热的夏天。
至今,它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因为这里是中国唯一一家长期放映院线外影片的艺术影院。很多影迷在这里,看到过老艺术家、导演、影视演员的身影。上个月在这里举办的“青葱影展”,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时隔十几年再度来到资料馆。
说到吃喝玩乐,人们习惯了在CityWalk的过程里打卡形形色色的咖啡店。在小西天,你可能找不到几家网红咖啡馆儿,但是能有一些有趣的隐藏玩法。
第一个隐藏,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对面小区里的一家精酿酒馆【万未】,这里更像是秘密基地,遇到的可能都是喜欢电影、喜欢酒的朋友。因为老板热爱精酿,所以可能会在这里喝到很多市面难见的隐藏口味。
离资料馆不远的志强北园,有一家性价比超高的四合院民宿【花筑·北京迈克之家】,中西合璧的院落风格,房间充满复古中式元素的布置,色调也令人眼前一亮。
在小西天,还有个隐藏玩法:盖章打卡。一处是小西天邮局的邮戳打卡,一处是资料馆的限时印章。后者会因为不同时间和主题有不同的印章,目前据笔者了解在资料馆服务台可盖65周年馆庆的印章。
从小西天出来,还可以骑车前往后海,或是从积水潭地铁站乘坐地铁,前往北京动物园、紫竹院公园、国家图书馆等地。国家图书馆所在的中关村南大街,可以在TO君曾分享过的《我的青春留在了中关村南大街》一文了解。
19号线地铁【积水潭站】也是一个值得打卡的宝藏地铁站。站内利用多种空间和形式,展示了多幅与中国文化、与积水潭历史相关的艺术作品,值得一探。
北京的秋,是一年中最短的时节,也是风景最浪漫的季节,何不尝试出门,多与金秋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