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医药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老字号则是中医药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这些老字号药店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和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同仁堂
同仁堂品牌始创于 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自 1723 年(清雍正元年)起,同仁堂为清宫供御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 年。1949 年新中国成立,让饱经沧桑的同仁堂迎来了新生。1992 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并于 2001 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
同仁堂集团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坚持走经济实体与文化载体协同发展之路,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责任,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非遗是同仁堂的一种传承,在同仁堂里有8大非遗项目,分别是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同仁堂手工塑制蜜丸传统制作技艺、同仁堂手工泛制水丸传统制作技艺、同仁堂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同仁堂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同仁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这些文化和技艺是历代同仁堂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和骄傲。
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医药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三百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将中医与中药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国内发展与海外发展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技艺、炮制方法、仁德文化、质量文化、经营哲学、品牌形象和团队精神的总和。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创立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同仁堂不变的宗旨。同仁堂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等古训内化为企业行为准则,造就了同仁堂“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制药特色,奠定了同仁堂质量和诚信文化的根基。
鹤年堂
鹤年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相传由著名回回诗人、浙江药商丁鹤年于 1405 年创建于牛街地区,明嘉靖四年(1525 年)前后由曹氏接盘,并迁至菜市口路北。它是北京医药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
鹤年堂正厅悬挂着由明朝宰相严嵩题写的黑字金地“鹤年堂”三个大字的牌匾,大门上的“西鹤年堂”则由严嵩之子严世藩题写,“调元气”“养太和”的牌匾为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书写,至今都保留完好。
自创建以来,鹤年堂以“调元气、养太和”为核心,将历代传承的养生药膳、养生药酒、养生茶等配方发扬光大,目前已生产上市的养生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热捧与青睐。如今的鹤年堂人以“弘扬中国优秀中医药养生文化”为神圣使命,这既表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体现了百年民族企业的经营智慧和理念。
鹤年堂以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积淀厚重特色,早在 1999 年,就被原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 年,被北京老字号协会授予“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称号,是现今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2008 年,“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经国务院批准,被文化部颁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立法保护的中医药养生项目。
鹤年堂以发扬光大传统的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和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为核心,建立了中药饮片中成药药厂,成立了鹤年堂中医医院以发展中医药养生事业,实现传统与创新共同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道路,能提供最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养生指导服务,从而站在养生休闲时代的潮头。
一个鹤年堂、半部京城史。鹤年堂的传承发展与其他字号大不相同,它并非一姓传承,而是由丁氏、曹氏、王氏、刘氏四姓相继传承数百年,且均为世医大家,王、刘两姓家族还有御医背景。因此,鹤年堂的养生文化和技艺融各家之长,更有宫廷秘方留传后世,理、法、方、药更为丰富精到。
白塔寺药店
白塔寺药店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 1872 年),至今已有 151 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家经营面积达 1200 余平方米,以经营道地中药饮片、高档参茸滋补品、中西药品、医疗器械为特色的大型综合百年老字号药店。
其前身为北京的琪卉堂、大和堂两家药店,因位于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附近而得名。白塔寺药店一直以来素以历史悠久、品种齐全、饮片精纯、质量上乘、服务优良而誉满京城,始终信守“以德经商、以德待客”的经营理念,为顾客提供自带药加工服务,包括加工袋泡药茶、制作蜜丸、散剂、胶囊、鹿茸切片、即时打粉、熬制滋补煎膏和代客煎药等特色项目。
近年来,白塔寺药店选择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将中医药文化与非遗技艺相结合,融入年轻化、多元化的创意元素,吸引消费者走进药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年6月30日,中华老字号白塔寺药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聘请仪式”正式启动。四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大师,即北京绢人绢花代表性传承人滑树林、裕氏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军、北京毛猴代表性传承人萧掌柜、北京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将与白塔寺药店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文化交流、研发文创作品等多种方式,将中医精髓融入绢人绢花、草编、毛猴、彩塑等非遗文化,将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白塔寺药店文创堂以文化为体,中医药为用,开发能够创意表现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满足新时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文创产品,同时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特别是与非遗大师共同研发的“中药非遗文创”产品,走出了一条“药店+非遗”的全新文化创意品牌路线。消费者通过兔儿爷香囊、草编香囊、药花绢人、药花绒花、毛猴等生动精致的文创产品,被各种非遗技艺所吸引,这也为白塔寺药店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展示窗口。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正如张洋所说:“有幸请到四位非遗大师合作,是对白塔寺药店、白塔寺药店文创堂的认可和支持,希望通过与各位非遗大师强强联合,将非遗技艺与中医药结合,与时尚结合,与文化相交融,让白塔寺药店与非遗传承技艺擦出更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