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展讯|用看展的方式,迎接京城之秋

  • 2024-08-08 09: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刚过,一起用看展的方式,迎接京城之秋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展览时间:展出中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北2展厅

展览分为“熠熠千年”和“古韵今风”两个单元,遴选了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曲阳石雕遗珍48件(套),同时展出91件当代曲阳匠人与时俱进、独具巧思的优秀石雕作品,力图全面展示曲阳石雕不同历史时期的气象风貌,系统反映曲阳石雕的古今传承、工艺技法和艺术创新。

《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

展览时间:展出中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3展厅

本次展览分为“禅林翰墨”“海幢古韵”“交流共融”三个单元,精选岭南寺僧书画的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作品,系统梳理其艺术发展脉络和艺术风格,展现岭南寺僧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展览又以器物造像、历史照片、经坊刻本等立体展示海幢寺的历史沿革、园林建筑与盆景艺术,以及诗教、经籍刻印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同时,展览精选外销画、外文图书文献等展品,以彰显海幢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

展览时间:7月23日至10月23日

展览地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南侧三号展厅

本次展览各主办单位凝心聚力,精心遴选出200余件与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密切相关的展品,包括手稿、书画、古籍、戏衣、戏单、乐器、唱片等,其中近120件为首次面向公众亮相,旨在全方位展示梅兰芳艺术生涯的光辉历程。展览分为“序言”“一代宗师”“文化使者”“情怀担当”“使命新生”“念念不忘”六个板块,全面展示了梅兰芳的艺术人生,梳理了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彰显出他所恪守的精神品格。

《天上云霞人间织——金文云锦艺术展》

展览时间:展出至8月25日

展览地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四层南侧4展厅

本次展览通过聚焦金文先生的云锦研究、创作、传承,以“明清经典”“灿若云霞”“风韵神彩”“时尚芳华”四个单元,展现云锦的历史风貌、艺术魅力、文化底蕴与现代表达,让云锦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中华世纪坛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

展览时间:展出至8月25日(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一层 专题展厅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9项世界遗产。7.8公里,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串联起具有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从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到设计,中轴线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

在本次展览,你有机会见到以这15处铭刻着北京历史风貌与人文记忆的核心遗产景观为题材,创作的300多枚印章,让我们共赏精美印章、参与集章活动,一同庆祝这伟大的时刻!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展览时间:7月26日至11月24日(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二层 世界艺术展厅东厅

本次大展展出了精选自15家中、意文博机构的135件珍品,含抄本、油画、雕塑、珠宝、陶瓷、钱币、玻璃制品、纺织品、插画等类型。展览聚焦东西文明交流,“以物述史”,用六个部分讲述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宗教、商业、战争、知识和再现传奇,追溯13至20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结尾处还设有沉浸式展区,以科技助力文化交流互鉴。

国家动物博物馆

《科学无止境——宝可梦科普三部曲》主题展

展览时间:8月9日至10月6日,9:00–17: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一号院 国家动物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区

本次展览由The Pokémon Company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博物》杂志联手主办,旨在融合科学与趣味,探索未知的世界。

展览分为三大模块:“神奇的宝可梦‘力量’”、“用博物学的眼光发现宝可梦”以及“藏在神奇世界里的宝可梦”。在这里,粉丝们不仅能见到各种熟悉的宝可梦,还能欣赏到《博物》的精彩“插话”——由宝可梦引发的对各种神奇动植物的联想与详解。观众可以在享受宝可梦世界的美妙同时,增长自然知识,还有多个沉浸互动、体感游戏、裸眼3D模块,带来丰富多样的观感体验。

《带豹回家8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8月3日起至2025年1月20日

展览地点:国家动物博物馆地下一层临时展厅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主办,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华北豹民间保护工作的尝试、探索与展望。

此次特展分为六大部分,将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华北豹。从华北豹的基本信息出发,深入探讨其保护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同时生动展示研究人员如何追踪华北豹、保护工作者在人豹共存之路上所做的努力,以及“迎豹回家”的美好愿景。

天桥印象博物馆

《又见徽宗——十二花神特展》

展览时间:7月20日至10月20日(11:00-20:00,周二—周日)

天桥是北京中轴线南段的重要节点,毗邻皇家的祭坛—天坛,和农耕祭祀的载体—先农坛。祭祀文化酝酿出礼制,天桥是皇家祭天必走的“天子之桥”,故天桥又是皇家祭祀文化与礼制文化的载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是华夏民族得名的来源。传统文化的礼仪制度在历朝历代上下贯通,以《周礼》初步规范,并最终在宋代定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展览以“宋代花文化”为核心,通过“礼器与花器”"宋代花草纹样”"宋式插花美学”三大部分为观众全面展现以徽宗为代表的宋代活色生香的生活美学。在“皇家祭祀文化与礼制文化载体”的天桥举办此次展览,是今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如,宋人将古代礼器上的元素进行重新解构,又脱胎出新的文化魅力。当脱去古老文明的神秘感和沉重感,中华文化崇尚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内涵就会再次焕发出新的魅力,并滋养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展览时间:7月13日至9月11日(10:00-21:00)

展览地点:天桥印象博物馆 VeeR沉浸剧场

本次展览是由蓝色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全新一代AI+XR空间计算技术,打造的国内首个漫步式VR沉浸体验内容。该项目结合全球领先的空间计算技术和LBE大空间探索技术,让您通过VR设备可自由漫步、自由探索在中轴线的数字虚拟世界之中。

整个体验预计8分钟,您将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钟鼓楼出发,跟随屋脊兽“小⻰仔”开启一场神秘的时间之旅,回到750多年前元大都兴建的时刻,看元朝宰相刘秉忠象天法地、兴建城邦,感受历史的秘密、天地的变幻和四九城的心跳。沉浸式探索中轴线的起源、中轴线背后的中国智慧和中式哲学的“意境”之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回到何地:1993年之后的王广义创作草稿》画展

展览时间:7月16日至10月16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四层7、8号展厅

展览通过王广义1993年至今完成的全部创作草稿来呈现其“思想”流变的过程,讨论艺术家如何依靠“思想性”想象地言说个体与世界的关联。这些草稿不是毫无表演性的文献,也不全是艺术家幕后的工作笔记,但在其所展现的种种创作面貌之间,我们可以辨认出一种连贯而充满起伏波动的“思想”势态。展览尝试分析这一跨越四十年的完整性,呈现其中核心的问题意识如何塑造了王广义的艺术立场。

《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大展

展览时间:7月10日至11月30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三层展厅

齐白石是家喻户晓的画家,常规书画陈列固无不可,也易于实现,但是我想要一个打破常规、更加有趣、更能吸引年轻人关注和喜爱的展览。青年策展人刘木维博士勇于接受挑战,在策展过程中,由齐白石联想到时逢百年诞辰的黄永玉(1924-2023),这两位湖南同乡,年龄相差整整一个甲子,虽其所处时代、人生阅历、思想境界、绘画风格等方面迥然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令人尊敬、广受欢迎的著名画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曾创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动物题材的艺术作品。而“萌生”这个展览恰好要从“动物”话题展开,于是就有了齐白石与黄永玉的“同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蓝图生产力——未来感在艺术中的表达》

展览时间:7月19日至9月1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3层A展厅

展览以关键词提出的方式聚焦艺术对人类文明建设的预见与想象,不同代际艺术家对未来图景的艺术生产方式与成果,以及艺术自身对未知边界和未来世界的感知反馈等议题[1],尝试将“科技”与“未来感”等当下热议的话题置入艺术史研究与艺术创作表达的脉络之中来观察。

有别于以新兴技术手段与当代艺术间的对话为切入点的相关展览呈现,此次展览虽然着眼于艺术创作的未来叙事,但却以一种克制的方式首先进行了历史的引入,由此试图阐明,人类对太空与未来的想象,与自然、机器之间的对抗与博弈,从不只是发生于技术高度迭代的时代。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